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个提议,太过大胆,也太过……不可思议。
     她从未有过如此奢望。
     她深知官场规则,市委书记直接晋升本省省长,其难度说是升天有点夸张,但也相去不远了。
     一般最好的结果,也是异地升迁。
     她并不想离开清江。
     除非,林峥能够说动卢东升,利用后者在中央组织部深厚的人脉关系。
     即便如此,成功的希望也极其渺茫。
     卢东升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
     “我答应了。”
     他吐出这三个字,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昨天,我已经向京城的老领导请示过。中组部方面认为,提拔一位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女同志,担任省级主要领导,有利于树立我党与时俱进、不拘一格的执政新风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对你的考察,由来已久。这次清江省班子调整,他们也很看好你。”
     “正省级别的任命,省委的话语权相对有限。我原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让你直接一步到位,所以才考虑让你先去外省,或者让甘庆棠先过渡一下。”
     “现在,林峥主动推荐你,我还能说什么呢?”
     卢东升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似欣慰,又似无奈。
     “清江省交到你的手上,我很高兴,也很放心。”
     “相信你们一定能够精诚合作,让清江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番话语,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与无力感。
     他明知吴新蕊已经选择了新的阵营,却不得不接受林峥的“建议”。
     两人联手向中央推荐吴新蕊出任省长。
     常务副省长李云飞,则拟任省委专职副书记。
     甘庆棠外调,常胜转去政协。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全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为了尽可能平息“七一五”案可能带来的更大风波。
     吴新蕊久久没有言语。
     她能感受到卢东升话语中的沉重。
     昔日的师徒情谊,在残酷的政治现实面前,终究还是出现了裂痕。
     当然,这个结果并非板上钉钉。
     正省级干部的任命,中央必然会经过极其慎重的通盘考量。
     吴新蕊有她的优势:高级知识分子,女性干部,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地方治理经验。
     这些都会成为她晋升的重要砝码。
     卢东升与林峥两人联手推荐,份量的确不轻。
     通常而言,一位强势的空降“一把手”,搭配一位熟悉情况的本土干部,确实有利于地方局势的快速稳定和工作的顺利开展。
     但中央会不会有其他的考量?
     比如,再空降一位省长来平衡局面?
     这并非全无可能。
     毕竟,市委书记直升本省省长,需要打破常规,属于破格提拔。
     这其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数,谁也无法预料。
     因此,卢东升今日并未与吴新蕊彻底撕破脸皮。
     尽管两人都心知肚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已然决裂。
     但只要这种决裂不浮于表面,那份昔日的香火情,便依然存在。
     卢东升更愿意让吴新蕊感觉到,她欠了自己一份巨大的人情。
     吴新蕊也清楚卢东升的盘算。
     她只能默认这份“亏欠”。
     “老领导的栽培与厚爱,新蕊永世不忘。”她郑重表态。
     卢东升摆了摆手。
     “现在是非常时期,也是关键时刻。”
     “你最好能在云州市委书记的任上,再多做出几项亮眼的政绩来,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方面。”
     “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打动中央,增加你顺利晋升的筹码。”
     吴新蕊点头。“我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老领导的期望。”
     这个上午,两人在办公室内谈了很久。
     从中组部的人事考量,到清江省未来的发展方向,再到一些具体的政策细节。
     等到吴新蕊从省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已经临近午饭时间。
     刘清明和徐思远依然等在外面。
     吴新蕊走出来,刘清明已经起身等在门外。
     她与徐思远用眼神打了个招呼。
     头也不回地走过去。
     “记一下,下午召开常委会,三点吧。”
     下了二楼,快到门口的时候。
     吴新蕊突然开口。
    喜欢。
  

第121章 决裂(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