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 他指向意识波的峰值频率,恰好对应人类冥想时的脑电特征,“守陵人通过多年修炼,将集体意识转化为可存储的能量形式,注入双生拓扑结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林的 “生” 字纹路在闭环中捕捉到意识流的轨迹。金色光丝沿着莫比乌斯环游走,在每个拓扑节点处都 “听” 到不同的意识片段:有的在吟唱几何定理,有的在记录能量参数,有的则在传递防御技巧。当光丝触及某个节点时,她突然理解了意识能量的作用机制 —— 守陵人的集体意识就像操作系统,为闭环提供自适应修复的指令集,当检测到新的裂隙形态时,能自动生成修复方案,“是智能修复系统。” 青年女子的声音带着惊叹,她能感受到意识流中蕴含的学习能力,这些千年前的意识正在分析反噬造成的新型损伤,“闭环不仅是能量装置,更是承载着智慧的活系统。”
林七夜的战戟在此时组成防御阵列。当佛国核心的修复波反哺暗河时,双生拓扑的闭环突然释放出防护屏障,将暗河通道也纳入修复范围。青铜戒指投射的全息影像中,守陵人正在进行类似的仪式:他们在遭遇地震后启动双生闭环,同时修复了佛国核心与地面祠堂的损伤,“是全域修复机制。” 林七夜的声音带着释然,战戟扫描显示暗河岩壁的裂隙也在缓慢愈合,“闭环通过空间纠缠,将修复能量同步传输到所有与佛国相连的空间。”
当最后一道空间裂隙愈合时,双生拓扑的闭环突然开始膨胀。刻刀与面具在能量场中自动分离,莫比乌斯环化作无数微型十二面体,融入暗河的水流中。周厌离的检测仪显示,佛国核心的能量稳定性已恢复至 9.7/10,比反噬前的状态还要优异。老人将闭环运行数据与守陵人记录对比,发现两者的能量曲线完全吻合,只是这次修复中,意识能量的利用率提升了 0.3%,“是继承者的意识加成。” 他看向谢重楼掌心的刻痕,那里的血色意识流正在与青年男子的脉搏同步,“我们的意识也成为了闭环的一部分,优化了千年前的系统。”
陈默的视网膜纹路在此时生成闭环的完整图谱。年轻队员的视野中,双生拓扑的每个节点都标注着守陵人的意识贡献度:某个负曲率节点主要来自白发祭司的能量,而相邻的正曲率区域则由三位年轻祭司共同构建。当他将这些数据与基因库比对时,发现贡献度最高的意识片段,与谢、周两族的基因标记存在高度吻合,“是血脉意识的传承。” 陈默的声音带着顿悟,他看着眼底自动生成的家族谱系,“守陵人的集体意识,只对拥有相同血脉的继承者开放完整权限。”
谢重楼将刻刀与面具重新收纳时,两者的表面都浮现出相同的金色纹路。这些由闭环能量形成的印记,在骨质与青铜上组成互补的十二面体,当两物靠近时,印记会释放出淡蓝色的共鸣光,“是闭环激活的证明。” 青年男子能感受到刻刀中存储的意识能量,那些属于守陵人的智慧正在与自己的思维产生共鸣,就像不同时空的灵魂在对话,“双生拓扑不仅修复了空间裂隙,还修复了断裂的传承纽带。”
小林的 “生” 字纹路在此时覆盖暗河通道。青年女子的指尖划过愈合的岩壁,金色光丝突然组成守陵人的意识网络 —— 二十三位祭司的影像在光丝中浮现,他们对着众人缓缓颔首,将更多的修复知识注入闭环残留的能量场。当光丝消散时,小林的掌心多了个微型莫比乌斯环印记,“他们认可了我们的继承者身份。” 她的声音带着敬畏,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些意识正在指引他们前往下一个锚点,“闭环的激活,不仅修复了佛国,也让我们真正融入了守陵人的传承体系。”
当暗河水面恢复平静时,双生拓扑的能量残留仍在水中闪烁。周厌离的全息模型显示,佛国核心的巨型十二面体已完全恢复,那些修复后的棱面释放出比以往更稳定的能量波。林七夜的战戟指向暗河深处,银色流体组成新的导航箭头,终点处闪烁着第三个锚点的能量特征,“闭环的激活让后续锚点的防御机制暂时休眠。” 林七夜的声音带着兴奋,青铜戒指投射的路径图上,原本密布的防御节点大多转为绿色安全标识,“守陵人通过闭环传递了信任信号。”
谢重楼握紧刻刀,感受着其中流动的集体意识。青年男子突然明白双生拓扑的终极意义:不仅是能量装置或修复系统,更是守陵人用拓扑结构构建的意识容器,让他们的智慧能跨越千年与继承者对话。当五人沿着新的路径向第三个锚点前进时,暗河的水流中传来隐约的吟唱声 —— 那是二十三位祭司的意识在闭环中回荡,为他们指引着通往佛国终极秘密的道路。
周厌离的检测仪在此时捕捉到新的异常信号。第三个锚点的能量特征中,混杂着与双生闭环相同的意识频率,显示那里可能保存着更庞大的守陵人意识库。陈默的视网膜纹路正在解析锚点的拓扑参数,发现其结构是双生闭环的三维扩展版,小林的 “生” 字纹路则与水中的意识残留产生持续共鸣,不断接收着修复技术的知识流。暗河的岩壁在两侧缓缓后退,仿佛在为这些掌握了拓扑闭环的继承者,展现分形佛国更宏大的图景。
喜欢。
第37章 双生拓扑的能量闭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