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9章 言传身教[2/2页]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钓雪寒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人,而大牛则是想着,年前即将进门的小媳妇。
     赵清虎大笔一挥,让二牛去庆州府的香皂店当掌柜。
     大牛这小子,迟早也是要派出去的。
     十六个学员,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强训,顺利毕业,之后就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吧。
     三郎带着人押着货,在十月初就出发了。
     大朗、四郎、顾凌轩还有刘通福四人跟着。
     赵清虎站在家门口,看着马车队伍离开,还有些舍不得。
     三郎他们要去沿河县的码头,乘船直奔庆州府。
     等他们回来的时候,竹溪也许就能直通大船了,希望他们能在竹溪封冻之前赶回来吧。
     十月份到来,竹溪沿线的工程逐渐完工,民夫们拿着工钱,欢欢喜喜一批批离开。
     万民聚集,最容易闹幺蛾子。
     宋天赐为了稳住这些人,不仅派了人严加看管,伙食方面也一点没有亏。
     每天每人六斤粮食打底,除此之外,从竹溪内捞上来的鱼虾,也全都进了这些人的肚子。
     工钱也是十天一发,从不拖欠,毕竟,有赵清虎这个大冤种托底,他可以使劲花销。
     赵清虎也帮了忙。
     想让民夫们不闹事,吃饱喝足的同时,就是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办法很直接,请几个吹拉弹唱的民间艺人过来,编排一些段子,给皇帝老子,县尊大人歌功颂德就可以。
     没有有心人煽动,能吃饱喝足的老百姓,别说是五万,你就是五十万聚集,也不会有问题。
     十月中的时候,不仅竹溪梳理畅通,上游三座水库也封了堤坝,彻底完工。还建造了砸门,就是一块大石头,需要利用铁链拉扯才能拉起、放下。
     此时此刻的竹溪,比之先前,简直是大变样。
     河道挖深拓宽,堤岸加高,还有了一层石块防护。
     此外,堤岸上也种上了树,铺上了草皮。
     最上面一层的堤面,不仅是夯土,还往里面打进去了鹅卵石。
     这条河堤,不仅仅是河堤,还是一条康庄大道,是可以并排走两辆马车的。
     宋天赐是真不客气,自己就一句话,兜底负责,他就搞出了这么大一个工程,难怪,工期推迟了将近半个月时间。
     最后算盘珠子一扒拉,不仅赵清虎捐赠的五万两银子花完了,他募集的银子也没了,还打了五千多两银子的白条,都是购买物资用的。
     剩余物资回收,账本清算完工,宋天赐乐呵呵来找赵清虎拿钱,还带来了功德碑的样图。
     看着那功德碑之上,自己位列榜首,赵清虎摇了摇头。
     “你小子是要坑死你赵叔我啊?”
     “咋了赵叔?”
     “皇帝陛下出了十万石粮草不是第一功臣吗,怎么上面没有陛下?”
     宋天赐一愣,随即一拍脑门。
     自己也是蠢,这么大事情竟然忽略了。
     “赵叔,陛下是九五之尊,不好直接出现在功德碑上。”
     “那还不简单?立一块大的,先把事情说清楚,知府、巡抚、朝廷、陛下你想写谁就写谁,后面再安排上善款名单就可以了。”
     不好直接提皇帝老子,那就转个弯。
     给了宋天赐五千两银子,打发人离开后,赵清虎也算是彻底清闲下来,在家等着猫冬呢。
    喜欢。
  

第229章 言传身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