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嫂搞的有点不好意思,只是拿着那个文件袋嘿嘿的傻笑。
李剑垚不得不感叹,有的人命里就没有太难的日子,大嫂虽然看似在汇率上损失了不少,但是如果换成宅子,那又不知道升值多少倍。
而且这波操作都是合法的,出境的时候有合法手续,回来的时候有拍卖行的证明,不管怎么说,都没什么毛病。
虽然说瓦妮莎在这次拍卖的过程中自己拍了两幅,当了一把托儿,但结果还是很好的。
这会儿在国际艺术市场上,连正经的大师作品都拍不上价格去,比如有徐大师的《箫声》,在这时候也就3000到5000刀左右在欧洲藏家中转手,而到了几十年后,就可以拍到数千万的价格。
更别说大嫂这个不知名的画家了。
通过包装和炒作,当前的几幅作品好歹没有脱离实际价值太多,但肯定是溢价了的。
至于将来,再说将来的事,也许艺术品市场活跃的时候,大嫂又有新的作品,反正这一行人活着的时候作品价值一般不会太离谱。
只有盖棺定论之后,所有的作品成了孤品,价值才会被越炒越高。
有了这笔钱,大嫂至少还可以购置几套房产,她也看出来了,让李剑垚死盯着的行当一定是亏不了钱的。
无论是给初一还是昭卿,早点准备也是早点得益,前几年前几天买那个宅子也许就用不上多少钱,这次光报价都直接上万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如果等到知青们回城再到新政策下发,相同的价格再也买不到这样地脚的宅子了。
兑换货币,大嫂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还是现在外语人才稀缺,银行见大嫂拿着一堆文件,这边根本看不懂,还是把李剑垚给叫了过去。
李剑垚跟银行这边算是熟悉,但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
“主要是两个语种,一个英文,这个我相信大家应该能看得懂,另外一份是法文,主要是说明一下都是什么作品,在什么拍卖行,什么时间拍了多少钱。”
李剑垚还是先给银行的工作人员上了点强度,你特娘的看不懂又不是我们的问题。
“如果需要配合的话,我可以帮忙翻译。
对了,我们这边也有出关的证明。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过会儿兑换完还得麻烦银行帮忙出具一下证明,我嫂子遵从法律,没有隐藏外币,也不想因为兑换出这么多钱让人指摘。
那些作品是我嫂子辛苦十余年的结果,对于一个画家来说,也许一辈子就那么几幅作品,如果能活80岁,从20岁开始,这60年的时间里,每年还不到5000块,是不是算不得多?”
对于偷换概念,李剑垚还是掌握的相当好的,这样说,免得银行也好,还是什么人也好说收入过巨,反正自己说的是可能,又没有说一定就这么几幅作品吃一辈子了。
费事的是李剑垚翻译这些文件用了些时间,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人好像是瞎写的,毕竟写的速度有点快。
李剑垚在翻译过的文件上签好字之后,银行那边还是没有当天就给兑换,只是说会再进行确认,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的钱,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完流程。
李剑垚也让大嫂把所有的原件都收了回来,这东西虽然再搞一份也不是问题,但还是握在自己手里为妙。
喜欢。
第1172章 取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