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6章 施舍[2/2页]

岁月的疤痕 老黄瓜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系似的。老太公从十五岁起,爷爷就给说媳妇,爸爸就给纳小妾,这个叔送一个姨娘,那个干爹送个偏房,六十多年间有几十房女人,就只生了一棵独苗,老天不公呀!
     丁家太祖爷是满洲汉八旗一名伍长,随大军入关立有战功,当时满人兴跑马圈地,丁家祖爷在各地征战,建立清朝后没有地可圈,再想圈地,朝廷已不让圈,他的一位好友是满族人,在江南一带丘陵地区圈了一块地,但都是旱地台地,又没有人家,自己又不事庄稼,就送给了丁家老祖,丁家老祖本是关内的庄稼人,到那圈地一看,却不像所说的那样干旱荒凉,那丘陵间有一条水流不大的小河,清清的水流离那旱地台地不过两三米落差,一百多里修十几个水坝,那旱地台地就变成了水浇地和水田,于是丁家老祖出告示,有修坝造田者,造好田后,十年内不用纳税交粮,十年之后只交两成,有出兵丁者,修好坝,造好田后永不纳税交粮,以供养兵。当时招募了大批的难民,丁家老祖当时写契约按手印,不到两年小河上修了20多道水坝浇灌两岸万亩良田,终于形成了这座江南小镇,囤有近千人的汉军。
     丁府财运大旺,但人丁不兴,几乎代代单传,就是有几个男丁也难保全,最终还会落单,曾经有明白人指出,丁府血光太旺,杀气太浓,只有乐善好施,方能积善成德,三五代后方有改观。丁府以此为家训,但总有战事在身,好不容易修个一代两代,又有战事出征,结果一切修行都化为乌有。丁家人总能以国事为先,事后大行其善,捐钱捐粮,为乡里做善事,国有灾情,开仓济民,国有战斗,开仓捐军粮,到了丁大善人这一代,原本老太公丁大善人有两位兄长一共兄弟三人,爷爷是喜上眉梢,丁府终于人丁鼎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太公丁大善人三岁那年,有一个远道而来的云游僧到府上化缘,看见三岁大的老太公丁大善人,让丁府把这个孩子化给他出家云游四方,说这孩子出生时辰不对,火旺命硬,说是留一不留二,留二不留一,要想家旺只能把这个孩子化缘给他。那老太公丁大善人是原配夫人所生是嫡出,两个兄长是庶出,丁府老祖当然不肯,那舍得吗?一声暴喝让人把这个云游僧赶出了大门,果不其然,第二年瘟疫四起,两个兄长十来岁就夭折,只剩下丁大善人老哥一人,于是十五岁起,爷爷给他说媳妇,爸爸给他纳妾,两年三年娶一房,四年五年纳一妾,结果最终得一子。
     丁大善人的儿子文武双全,才智过人,十五岁时就给娶了媳妇,又纳了两个偏房,媳妇怀有身孕时,正逢流民暴乱,丁大善人的儿子率兵出征,杀敌无数,立了战功,最终战死在沙场,最终也不知安葬在何地。多年后有卜卦者说,丁家有两三代人血腥太浓,有滥杀无辜之嫌,没有十代八代的广施钱财大行善事难以化解。丁家的大孙子十多岁进京在京师大学堂读书,哪知他无心读书,专心于一些官宦儿郎纨绔子弟,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吸食福寿膏,以致上瘾,整日吐云驾雾,十八岁时得一儿郎,如获至宝,那重孙身体虚弱多病多灾的,整日与父母在一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点灯,烧烟炮。最终跟他父亲一样吸食鸦片上瘾,日日以人乳养着,那大孙子不到三十岁就一命呜呼,四代同堂,只剩下太祖父与重孙两人。九年前得一重太孙。哪知不到百日就咽气,如今这太重孙已2岁有余,无言无语不能做行似如痴呆一般,看来也不是长寿之人。
    喜欢。
  

第256章 施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