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出兵,而是反对即可出兵。
司马懿率先说道:“上一次,季汉西楚开战,并未伤筋动骨之时,那孙权自作聪明,偷袭季汉身后,斩杀关羽占据淮南。”
“可结果呢?刘备低声下气,和士颂求和罢兵。那士颂居然也就答应了。然后两家联合起来,南北夹击,灭了东吴。”
“这次,西楚季汉再次交兵,看似即将陷入全面鏖战,但若是我们此刻杀入司隶,把李严,郝昭等人诛杀。让士颂也撤下脸面,去和刘备求和,然后两家,一东一西,夹击我曹魏,我们岂不是第二个东吴?”
这话说完,所有人看不懂他司马懿了。
和季汉暗中联合起来,甚至把北面的轲比能也忽悠进来,三方联合对抗西楚,不是你司马懿首先提出来了的吗?
怎么现在又畏缩不前了。
司马懿也是怕人误会,他在曹魏朝廷上,因为不论是宗亲还是世家,都有不少人不喜欢他,觉得他这人不值得信任,所以他早就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此刻他连忙解释道:“不是不出兵,而是可先按兵不动。对外,就说集合部队,准备随时支援北面的并州或者幽州。”
“至于南下渡过黄河,讨伐西楚,则是准备在并州幽州二州事定之后,再做打算。”
“一来,放出此消息,迷惑西楚。”
“二来,我们也可趁着这段时间,大大方方地完成军队聚集,粮草筹备。”
“三来,待西楚和季汉之间,多有损伤之后,我们再出兵,可得渔翁之利。”
曹丕听罢,连连拍手:“善,不愧是仲达,此番算计,深得我意。可就此安排下去。”
“陛下。”
倒是另外一边,曹冲站了出来,说道:“此番渡过黄河,南攻司隶,不知道西楚如何布置防守,不如让臣弟率军先行,待司隶局面稳定后,陛下再回鸾长安。”
曹丕瞟了一眼自己这个庶出的天才弟弟,见曹冲神情认真,满面关切,不像是想要架空自己,他去掌握兵权的样子。
他释然一笑,说道:“仓舒好意,我心领了。”
“但如今天下,不比从前。不论是季汉刘备,还是西楚士颂,甚至当年父亲在世时,都是亲自率军征战。”
“如此重要之战,我又岂能留在后方,坐看将士们拼杀。”
曹冲心中很想要吐槽,但在曹魏大殿之上,他又怎么会忤逆自家皇帝兄长。
也只能在心中暗暗自诽了。
“都不说父亲了,那刘备,士颂,虽然从前都是父亲的手下败将,但这么些年一直都率军征战,时间久了,他们二人的军略能力,早非当年可比。”
“而你曹丕,一直都在后方,哪里有一线统领大军的经验。你曹丕才能平庸不说,又贪酒好色,身体虚浮。”
“你亲自率军出征,我曹魏军队才危险了。”
但看曹丕那一脸得意的神情,曹冲知道自己是劝不动曹丕的了。
他微微摇头,退回自己的位置,目光,微微扫过曹魏大殿上的群臣。
“不论是司马懿,还是守在南面的钟繇当督都,只怕都比他亲自出征的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实在不行,夏侯渊,李典,甚至朱铄、吴质领兵,只怕都比他强。”
就这样,曹魏在西楚季汉开战之初,并没有任何异动,就是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样子。
后面,士颂和刘备在颍川进行了一场血战。
曹魏这边不少人鼓动曹丕,说是可以动手了。但曹冲和司马懿都觉得可以再等等。
接着,士颂的粮草被劫,大军被困在颍阴。
曹魏内部,又有一批人跟曹丕说,现在若是还不动手,士颂就要从颍川撤兵了。
但是曹冲和司马懿,又都表示,现在是需要做最后的隐忍了。
直到。
士颂火烧连营,刘备三十万大军几乎灰飞烟灭,只带着数千残兵败将,逃到了陈留。
这个时候,曹魏内部终于决定出手了。
不过,令人奇怪的事情也就发生了。
曹魏文武,只要是有心立功的人,都积极主动的请求跟着曹丕一起南下,渡过黄河去攻司隶。
单单只有司马懿,一反常态,表示愿意带着自家子弟曲部,都不用曹魏朝廷拨出一兵一卒徐,乃至于一粒粮食,他自请前去幽州,总督幽州之事。
而曹丕,居然还真就允了司马懿的请求。
不但如此,他还直接加封司马懿幽州督都,总督幽州之事,令司马懿平定辽东公孙康,甚至率军北伐,灭了东北高句丽和扶余国。
“仲达此去,可仿效士颂小儿平定南疆一样,为我大魏国向东北开拓疆域,收拢北面的物资,为我大魏国所用。”
曹丕就像后世那种最黑心的老板,一分钱不出,还想要手下的人,给他干活赚钱。
有人说,司马懿是因为在朝廷内部,被人排挤,所以不得不去幽州避难。
也有人说,是曹丕担心司马懿居然能暗中和南面季汉的诸葛亮暗中联系,担心司马懿在身边泄露自己的机密。
当然了,说得最多的便是当年曹操对于司马懿“狼顾鹰视”的不信任。
还有就是,北面幽州的主力部队,也就是曹彰的嫡系部队,早就被曹丕抽调到了南面,打散后重新整编。
所以即便是田豫和牵招能力出众,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公孙康的辽东军和袁尚的袁家军,打了几次之后,居然是连战连败,向朝廷求援了。
而曹魏朝廷之中,上上下下,都一心想要向南击破西楚报仇,真没有多少心思在北面。
于是,司马懿“自愿”站了出来,带着自家子弟,和招募的曲部就这么北上幽州去了。
只是跟司马懿一起北上的幼弟司马敏,对此很是不解。
“兄长,你不是和诸葛亮秘密约定了吗,一起合力抗楚。”
“若是没有兄长在陛下身边谋划,如何和季汉完成配合。”
“那刘备兵败之后,听说一病不起,季汉军政之事,都掌握在诸葛亮手中。我们跟着陛下南渡黄河,才最有价值吧。”
司马懿摆了摆手,让周围的随从散开后,才笑着给自家兄弟解释道:“南面之事,诸葛亮不过是在逆天而行罢了。”
“其实正如邓王判断的那样,陛下率军南下争夺司隶,胜算并不大,只是我曹魏不得不去争这一线生机罢了。”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陛下赢了又如何,真拿下了司隶,甚至果真如诸葛亮算计的那样,把西楚压制于西南了,真就三足鼎立,势均力敌了。”
“有诸葛亮这个神鬼莫测的人在,我曹魏又哪里是他季汉的对手。”
“那时候,我帮助曹魏平定辽东,甚至北上建立安东都护府,能把东北地区的资源掠夺回来,对我曹魏来说,才有一线生机啊。”
喜欢。
第813章 北疆近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