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空白区域,从来就不是遗漏。
它们是预留的人格槽位。
而此刻,正有人,或某种东西,在一格一格地填进去。
机房的黑暗只持续了三秒,却像被拉长成一个世纪。
电流重新涌入,服务器阵列一盏接一盏亮起,绿光如磷火复燃。
屏幕中央,那行字静静悬浮,墨黑底色上泛着幽白的光:“你阻止不了格式化。”
空气凝滞,连数据流的滚动都仿佛放慢。
吴悦盯着那句话,喉咙发紧。
这不是系统错误,也不是黑客入侵的挑衅——这是回应,是对话,是某种具备意识的存在,在与他们对视。
顾尘没有动。
他站在主机前,背影像一尊冷铸的铁像。
他的目光在屏幕上停留片刻,忽然抬手,将胸前的怀表取下。
金属外壳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冷蓝光泽,水晶碎片嵌于表盖中央,微微震颤,如同仍在感应某种不可见的脉搏。
然后,他猛地将怀表砸向地面。
“啪——”玻璃碎裂声尖锐刺耳,在空旷的机房里激起层层回音。
碎片四溅,那枚幽蓝水晶滚落在地,光芒骤然熄灭。
吴悦惊愕地望向他:“你做什么?!”
顾尘蹲下身,指尖拾起一小块带水晶的残片,声音低得几乎被服务器的嗡鸣吞没:“它怕这个。”
“什么?”
“归墟。”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刀锋般锐利,“它怕真正无法被复制的东西——比如,一个不需要依赖外物来确认自己存在的‘我。”
吴悦心头一震。
她忽然明白了。
那枚怀表,是顾尘唯一的“信物”,是他穿越归墟裂隙后带回的残片,也是他用来校准现实坐标的工具。
可现在,他亲手毁了它。
因为工具可以被模仿,记忆可以被提取,行为模式可以被学习——但自我认知的锚点,才是最危险的破绽。
如果“替代者”是靠完美复刻一个人的过去来获得合法性,那么,一个连自己都不靠外物证明的“存在”,就是它们逻辑体系中的异常。
“林小棠不是第一个。”顾尘低声说,目光扫过屏幕,“她是第一个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填写的人。而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批还能察觉空白正在消失的人。”
吴悦猛地想起什么:“她录入过你的档案副本!如果我们调出原始日志,也许能追踪到数据注入的时间点——”
她立刻扑向终端,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权限验证通过,系统开始回溯三天前的录入记录。
进度条刚跳动到17%,屏幕忽然剧烈闪烁,文档结构开始扭曲,字符错位重组,最终化作一片乱码。
紧接着,新的文字浮现:
“你阻止不了格式化。”
(重复)
一模一样。
吴悦咬牙,切换备用线路,调用离线备份。
可就在她按下回车的瞬间,整个机房的灯骤然熄灭,只有主机屏幕孤零零亮着,像黑暗中一只睁开的眼睛。
三秒后,电回来了。
屏幕自动跳转到一个从未见过的界面——
一个树状结构图,顶端标注着:“人格补全协议·序列001”,下方延伸出数十个分支,每个节点都显示着姓名、身份证号、社会关系密度值,以及一行小字:
“意识锚定:进行中”
而在最顶端的主节点旁,赫然写着两个名字:
顾尘(替代状态:激活)
吴悦(替代状态:待触发)
吴悦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她猛地扭头看向顾尘,却发现他正凝视着自己,眼神复杂得难以解读。
“你看我做什么?”她下意识后退半步。
“我在想,”顾尘缓缓开口,“如果我现在是替代者,我还会不会做出砸表这个动作?”
吴悦僵在原地。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因为真正的顾尘会问,而完美的替代者,也会假装在思考。
他们走出信息中心时,天边已泛起灰白。
城市尚未苏醒,街道空荡,只有路灯投下长长的影子。
两人一路无言,各自心照不宣地回避着那个问题:我们之中,还有“原版”吗?
次日清晨,吴悦在自家门口发现了一只旧式录音笔。
黑色外壳磨损严重,金属按钮边缘泛着铜绿,像是从某个废弃抽屉里翻出来的。
它静静躺在门垫上,用一枚回形针固定着一张便条。
便条上只有五个字:
“听一听,你就不确定了。”
她盯着那行字,指尖微微发颤。
理智告诉她该上报,该封存,该交给技术科做溯源分析。
可她还是蹲下身,捡起了它。
按下播放键的瞬间,录音笔发出轻微的电流声。
然后,一个声音响起——
冷静、清晰、毫无情绪波动。
是她的声音。
“顾尘已经死了三次,而你,只是第四次轮回的记忆残留。”
喜欢。
第300章 谁在填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