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温雅楠混迹于权力场多年,见惯了政治人物的嘴脸。他们大多精于算计,权衡的是家族、派系、自身权力的根本利益。为了这些利益,妥协、牺牲、交易是家常便饭。什么君臣大义、父子亲情、兄弟手足,甚至结发妻子、亲生骨肉……在巨大的政治利益面前,都成了可以衡量、可以交换、甚至可以舍弃的筹码!父子相残、兄弟阋墙、夫妻反目,史书上还少吗?
像李纲这样,明知是飞蛾扑火,明知会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却依然为了心中那份“忠君爱国”的信念(哪怕在温雅楠看来这“君”根本不值得),为了社稷苍生(这点温雅楠是信的),甘愿燃尽自己最后一丝生命和清誉去践诺的人……实在是太难得!太罕见了!简直是浑浊泥潭里的一块无暇美玉!
温雅楠这一礼,不是给李府管家的,是给那位躺在病榻之上、油尽灯枯的老丞相李纲的!是对这种纯粹到极致、也悲壮到极致的品格的最高敬意!
李府管家带着签收的凭据,心事重重地匆匆离去。而李纲,此刻确实已陷入昏迷,病情凶险。急火攻心,加上长年累月的积劳成压,以及这两日为了逼出那三百万贯所承受的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屈辱,彻底击垮了这位老人。一口淤积多年的心头血喷出后,他便人事不省,气息微弱。
昌隆社的反应极快。温雅楠亲自过问,立刻派人送来了两株品相极佳的百年老山参,根须完整,药香浓郁,是吊命的无上珍品。更难得的是,他动用了靖王府的关系,请动了当世顶级的明医——杨介老先生!
杨介的大名,杏林之中无人不晓。他医术通神,尤精外科与解剖。当年,正是靖王杨靖以极大的诚意和尊重,将他请到了登州。不仅为他开设了占地数十亩、设施精良的“济世医馆”,更全力支持他创立了“登州医学院”,广收门徒,传授医术,研究病理,革新医技。杨介也不负所望,在登州潜心着述,其正在编撰的《存真环中图》,以精密的观察和绘图,详细描绘人体脏腑经络,堪称划时代的巨着,极可能是中土最早系统、精确的人体解剖图谱!杨介在登州,已不仅仅是名医,更是一代医学宗师。
以李纲的身份地位,自然不是请不起名医。但能请动如今身份超然、常驻登州、轻易不再为权贵出诊的杨介老先生亲临汴梁,这份心意和能力,就绝非寻常权贵可比了。这既是昌隆社对李纲践诺的回应,也是温雅楠个人对这位老丞相的最后一份敬意。
杨介的到来,给绝望中的李府带来了一丝希望。这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没有过多寒暄,立刻为昏迷的李纲诊脉施针,神色凝重。窗外,运送三百万贯的车队喧嚣似乎还未散尽,而屋内,一场与死神的无声较量,才刚刚开始。
喜欢。
第135章 李纲倒下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