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8章 朝堂之上[2/2页]

大宋枭雄 仙庙的马尔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名身着青色官袍的年轻御史,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悲愤,猛地出列,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陛下!臣有本奏!”他戟指丁志文,目眦欲裂,“权知登莱、同签枢密、提举市舶、汴京宣抚!军、政、财、谏四权集于一身,纵览古今,可有此例?!此非襄赞,实乃僭越!靖王府据我重镇,控我商路,蓄我流民,今更遣使直入中枢!长此以往,君何以君?国何以国?!此乃汉末州牧、唐季藩镇覆辙重蹈!臣泣血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削丁志文权柄,明尊卑,正朝纲!速召李纲李相公回朝,整饬武备,以固根本!”
     他是李纲的门生。李纲去岁因力主整军备战、触怒耿南仲及皇上,被贬出京。此刻,他喊出了部分尚有血性的朝臣心中压抑已久的恐惧和愤怒,直指靖王府乃大宋心腹之患。殿中一片死寂,许多官员低下头,不敢看御座,也不敢看丁志文。
     丁志文缓缓转身,面对这位年轻的御史,脸上并无怒色,反而带着一丝悲悯般的平静。他没有直接驳斥“藩镇”之论,而是抛出了一个诛心的问题:
     “这位大人忠直敢言,丁某敬佩。然丁某有一事不明,请教大人:去岁冬,若无靖王府‘镇北军血战大同,阻金虏于国门之外;若无登州水师巡弋渤海,慑宵小于未萌;若无昌隆号粮船解汴京之饥,赈流离之民……大人今日,可还能安然立于这垂拱殿上,慷慨陈词,指责靖王殿下‘僭越?”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幽云屏障,谁守之?流民百万,谁活之?市舶岁入,谁增之?!靖王殿下坐镇北疆,十载披肝沥胆,所求者,不过中原腹地免受刀兵,百姓得以喘息!遣丁某入朝,非为争权,实为沟通内外,使朝廷知北疆之实情,令靖王府解陛下之深忧!此拳拳之心,天地可鉴!大人不念靖王保境安民之功,反以诛心之论相逼,岂不令边关将士寒心,令天下百姓齿冷?!”
     这一连串的反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殿中每个人的心上!
     他避开了“权力合法性”的理论争辩,直接抛出无可辩驳的事实:靖王府的武力保障了安全,经济提供了钱粮,活民无数!
     将靖王府定位为“保境安民”的功臣,将丁志文入朝美化为“沟通内外”的桥梁,占据道德制高点。
     最后扣上“令将士寒心”、“百姓齿冷”的大帽子,直接将质疑者置于不仁不义之地。
     那年轻的御史被质问得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他想说朝廷本可以自己做到,但眼前的现实是——朝廷做不到!没有靖王府,汴梁去年冬天可能就破了!巨大的无力感和羞愤感让他几乎站立不稳。
     沉寂中,一个谄媚的声音响起。原蔡京党羽、少宰王黼满脸堆笑地出列:
     “丁大人所言极是!句句肺腑,振聋发聩啊!靖王殿下乃国之柱石,擎天之木!丁大人入朝,实乃陛下圣明,朝廷洪福!有靖王府坐镇北疆,有丁大人居中运筹,我大宋必能海晏河清,中兴在望!耿相,您说是不是?”他还不忘拉上耿南仲。
     他身后,几位近年依靠与昌隆号做生意而骤富的京中新贵官员,也纷纷附和:
     “王少宰所言甚是!丁大人精通实务,必能厘清积弊!”
     “昌隆号商通四海,利国利民,丁大人提举市舶,正当其任!”
     他们的声音不高,却代表了汴梁城内一股迅速崛起的势力——依附于靖王府经济网络的新贵。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朝廷大义、祖宗法度,远不如昌隆号的银票实在。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靖王府经济殖民深入骨髓的证明。
     赵佶看着殿下的纷争,看着丁志文沉稳如山的气势,看着耿南仲闪烁的眼神,看着御史的绝望,看着王黼等人的谄媚……一股巨大的疲惫和屈辱感淹没了他。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这个“丁安抚使”,他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他无力地挥了挥手,声音疲惫而空洞:“……诸卿不必再议。丁卿……忠勤体国,才干卓着。即日起,便依制履职。望卿……不负朕望,亦不负靖王所托。退朝!” 最后那句“不负靖王所托”,轻得如同叹息,消散在殿内沉滞的空气中。
     黄门尖锐的“退朝——”声响起。群臣心思各异地躬身退出。丁志文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他稳步走出垂拱殿高大的门扉,冰冷的雪沫夹杂着寒风扑面而来。他深深吸了一口这凛冽的空气,仿佛要涤净殿中那令人窒息的甜腻与腐朽。
     殿外汉白玉的台阶下,耿南仲并未立刻离去。他站在风雪中,看着丁志文的背影,细长的眼眸里寒光闪烁,再无半分殿中的温顺。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丁志文这块“棋眼”,必须拔掉,或者……为他所用!
     而丁志文,则望向北方。越过重重宫阙,越过黄河冰封的河道,他的目光仿佛直达登州。他知道,今日只是第一步。王爷的棋局很大,汴梁,不过是其中一角。西边,吐蕃的草场和矿藏正在昌隆号的运作下产出惊人的利润;北边,大同的军工作坊日夜不息,更精良的铠甲兵器正在武装“黑狼军”;东方的海上,史进的船队或许正劈波斩浪,载着倭国的白银、高丽的人参、南洋的香料返航;而在西北的草原深处,粘罕的大军还在黑水城下与西夏人死磕,流尽最后一滴血……所有这些,最终都将化为靖王府撬动天下的磅礴伟力。
     “靖王府的意志,必将行于大地。”丁志文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身影没入汴京漫天飞舞的风雪之中。雪,越下越大了,渐渐覆盖了皇城朱红的宫墙,也掩盖了漏泽园方向那几座新起的、属于饿毙权奸的荒冢。新的时代,在旧王朝的屈辱与风雪中,正不可阻挡地拉开序幕。而汴梁这座辉煌的囚笼,它的崩溃,或许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快。
    喜欢。
  

第108章 朝堂之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