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9章 宏战略直插敌后 渡泾河战胜天险[2/2页]

浊流滚滚 泾河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加固,升高的了望台高出崖面,视野开阔,窑背上的平地,尽收眼底。他还让乡民在泾河边,背来篮球般大鹅卵石,在了望塔周围镶切起来,一直加固到顶,并给了望台做了一个顶盖,用椽做成三脚架上,上边在铺上青石板,既能防雨,防晒,又能挡子弹,了望台真正变成碉堡,真有眼观六路的效果。在马钢看来,他做的碉堡,那就是坚不可摧。
     马刚还给据点,订了一条规矩,每天天亮后,小队轮换,每间隔一个小时,就得在梁头沟边巡查一遍,查看泾河岸边的情况。若有情况,就要及时上报,给自己赢得时间,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就能坚守了望台,等待大部队支援。
     马刚并对相邻两边据点的保安队加强了训练,并对三组人员,在三个据点按月轮换,希望能提高他们的抵抗能力。马刚为了彻底断掉和泾河对面的联系,便关掉泾河的渡口。将张家渡船,锁在岸边大石之上,张家河对面的生意被迫停业。不让张家堡来回摆渡做生意,借机传递信息的通道也被切断,他认为这样就可做到天衣无缝,高枕无忧。
     他把自己的杰作,亲自给高县长和保安大队长邱佩汇报后,得到了认可和嘉奖,这些让马刚很自负,也很得意,在他心里想要做到,一夫坚守,万夫莫开,他就要当一个楷模。
     真是: 新官上任改政令,封锁渡口不通融。
     刚愎自用很得意,自认堡坚你难攻。
     过河前,大部队的兵团刘团长,对泾河做了深入了解,并做了相应的渡河方案。
     他认为:一,架浮桥,对面敌人监视,根本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允许。
     二,没有那么多的渡船,一下子把这么多的人,短时间运过河去。
     三,只能利用夜间,紧急偷渡,蹚水过河,才能避免敌人的阻拦。
     四,天亮了,一个兵团的人员,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河道没处躲藏,如果受到敌人的攻击,那损失必然是惨重的。
     所以,刘团长让提前和地下党联系,想找到熟悉河道的人,看能否找到趟水过河的地方。
     为此,李志远专门来到张家堡,和铜锁大叔联系,他熟悉泾河,看他能否提供一个最佳的渡河位置,确保大部队趟水过河。
     前边保安队在张家堡,将铜锁父子抓去后,为了得到共产党的地下情报,将铜锁严刑拷打,肋骨都打断了,铜锁死死咬着,始终没有暴露李志远。只说是河东做生意的,他只认识人,叫张掌柜,让他摆渡一帮人,也就是为了能挣一点钱,自己就答应了,别的什么都不知道。那些人没有问出结果,关了他一个月多月,还是张魁因本家生意,来回周旋,花了点钱才将父子俩人放了,没再追究。
     回家后铜锁,便给小儿子张良传承父业,教儿子如何撑船摆渡,有着一把力气的张良,很快上手了,但后来,马刚来,他不得不停了下来。
     铜锁大叔根据志远所说,提出自己的设想,他对李志远说道:“北方的兵,肯定不会游泳,所以游过泾河肯定不现实。要想趟水过河,只有一个地方能走。泾河河水最宽的地方,有道“刹口”,这个位置很特别,就是河水,在水底冲起一道沙梁,沙梁水位最低,趟水过河就必须走在沙梁上。在“刹口”上游,有暗流漩涡形成的深坑,靠下游就是斜坡形成的深渠,所以人必须走到沙梁上。如人被冲到下边深渠,失去重心,站立不住,就会被水冲走,在水中,激流的冲力,使得人自己根本站立不起来,所以,走到这个位置,也非常危险。”铜锁忧心忡忡的说,大部队过河,他再想不出别的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是: 群策群力办法多,勇战天险涉泾河。
     迎着困难不退缩,尖刀直插敌心窝。
     李志远应道:“好,我就把这个情况给上边报告,让上级领导定夺。”完了就回槐庆府。
     刘团长接到游击队的信息,他们根据建议,再三分析后决定:让游击队牵制敌人,部队大胆组织渡河,不能被泾河挡着,而影响整个西府战役的总体计划,争取缩短过河时间,确保人员大部队人员安全。
     李志远接到上级指示,为了做好渡口接应工作,协助西北军渡过泾河,他又来到张家堡和铜锁联系,告知他的渡河方案,已被采用,到时侯他们在泾河接应,帮助大军过河。
     李志远说清情况后,铜锁因受伤,就让自己的儿子张良来完成这个任务,并给张良讲清刹口的位置,张良也对泾河熟悉,知道位置在那里。为了完成任务,张良趁在沟里干活之际,暗暗的查看了船的去向,只见保安队的人,把船拖到岸边高处的巨石上锁着,他心里盘算着破锁办法。
     按照计划,大部队和游击队同时行动,趁着夜色,赶到泾河岸边。大部队众多战士,在泾河岸边聚集,等待过河。
     就在同一时间,趁着夜色,李志远和张良来到河边,领着两个游击队员将锁砸烂,解开船的铁链,把船拖到河里,摸着黑,将船摇到对岸,和对岸大部队会合。
     刘团长看到游记队的接应,高兴的说了渡河的办法,让配合行动。
     张良也就按照刘团长的要求,利用自己熟悉河道的地理,给前边的人告诫道:“过河的人要注意,两脚不能离开河底,抬脚就会被水冲翻,往前移动着小步子,两排行走,前后左右相互拉着战友的手,如果谁被水冲翻,另一个人拉着,避免让水冲走,把站不起来的人,拉在自己的上游,让他脚落到地,再慢慢往前移动,千万不要着急。”
     刘团长连忙通知:“把过河师傅的话,原意往后传,为了确保安全渡河,大家不得有误。”张良的话,便像命令一样,往后边传去。
     团长知道,河水冰冷,就在出发前,就准备了很多坛酒带着到了泾河边,下河前,每个战士都要喝上几口,帮助御寒。毕竟这四月天,水还是很冰凉的,加之在夜晚低温的时候,每个战士走得浑身发热,猛然进入冰冷的水中,身体肯定受不了,只能借酒御寒。
     张良用船,顺着刹口位置,领着战士向前慢慢缓行,过河的士兵,按照张良的提醒,跟着船走,在寒冷的水里往前行走,有些不慎被水冲翻,身边的战士,都能及时的拉住他,安全的渡过河去。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天亮前,一个团队人员,安全的从东岸移到西岸,用备用的衣服,换掉了身上的湿衣服,并开始整装进发。
     刘团长按照游击队的提议, 他当即命令三个营长:“第二营,第三营,分别去往南北两条梁,直接捣毁前沿目标,第一营,走中路,各路要尽快结束战斗,兵贵神速。扫清障碍后,三路分别向槐庆府进发。这样既能及时对设伏敌人形成包围之势,也让敌人弄不清大部队的具体过河位置和前进的路线。西府战役的第一步,就是必须端掉槐庆府,才能撕开泾河西岸的口子,明天黎明前,要赶到槐庆府,即形成包围之势,尽快拿下槐庆府。
     真是: 枪林弹雨向前冲,战胜冰冷水中行。
     为了解放全中国,热血沸腾是英雄。
    喜欢。
  

第179章 宏战略直插敌后 渡泾河战胜天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