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9章 不切实际的幻想[1/2页]

最长的墓志铭 游隼之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0201218 18:13:0
     时间消耗:锻炼大于休息大于学习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的名句,写出如此蓬勃朝气,乐观烂漫诗句的他最后卧轨自杀,有点唏嘘啊!发现很多深入思考的人,比如说文学家、诗人等等有相当一部分最后都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可能只是幸存者偏差,从整体比例来看,还是处在一个人类正常自杀的比例,只不过处于名人效应,他们的自杀更加声动四野,那么这些自杀是偶然吗?我觉得有可能是剑走偏锋,走火入魔,进入了牛角尖,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污秽的、肮脏的、世俗的、当然你可以可以境随心转的认为它是圣洁的、美好的、灿烂的……无立足境,方得真正的干净,故而无论是得道高僧,还是世外高人,只要具备人形,会拉屎撒尿,就不能完全抽身事外,要么离群索居,做个隐士,要么和光同尘,同流合污,做个庸人,当然啦!还有做得更好的高手,他们同流而拒绝合污,而像海子、太宰治、川端康成这群人只能选择死亡进入更高维的世界,更高维度的天国存在他们苦苦寻找的纯净的理想和信仰。
     人自杀,总得来说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痛苦!而痛苦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身体上面的,另一方面是精神上面的,就前者来说,很多重症患者,饱受疾病摧残的病人,选择跳楼自尽的人屡见不鲜,他们的死亡选择可以理解,而对于精神方面的苦难者来说,自杀更是不胜枚举的绝佳选择,身体其实也是灵魂的一部分,灵魂出了故障,如果“重启”都无法解决故障,修理不好的话,那么人这种肉体机器就会死机,对于人类来说,“死机”意味着永恒的沉寂。
     我个人不认为死亡是低劣的逃避,只是一种选择,当这个世界与你格格不入,深思熟虑之后的死亡也不失优雅,不失为一种解脱。
     鲁迅笔下的阿Q 身上的阿Q精神也是一种精神鸦片,或者说是一种精神类的药物,如果没有这一类型的药物,不少人也会选择 “狗带”,这种精神药物能让我们抽身于这个残酷的世界,而置身于幻想的国度里,暂时获得喘息,用学术方面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心理防御的一种变种,当外界的现实环境跟心目中的神圣差别太大的时候,那么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降临之后,必然将迎来雪崩似的瓦解,阿 Q 精神不可耻,可耻的是沉溺和过度使用,躲在龟壳里,不愿意出来了,我想这才是周树人痛恨其的原因。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阿Q,的确可怜又可恨,虽然也赚到一些钱,对爱情也有憧憬

第589章 不切实际的幻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