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了目前的沉默。
“凯特尔。”
“我的元首!”凯特尔立刻放下手中的酒杯,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恭敬。
希儿端起自己的酒杯,却没有喝,单纯的用指尖摩挲着杯壁:“你觉得,授予埃里希·冯·曼施坦因陆军元帅的军衔是否可行,是否恰当?”
“毕竟…曼施坦因这次干的确实不错,用那么微弱的军力能把A集团军群的部队从那种绝境拉出来,他非常的容不易。”
问题抛出,餐厅内顿时变得更加安静下来,鲍曼和海德里希此刻都抬起了头,目光在希儿和凯特尔之间逡巡。
凯特尔的心脏猛地一跳,他太了解元首了,这绝不仅仅是询问曼施坦因的功绩是否配得上元帅权杖那么简单,元首此刻提出这个问题,背后肯定交织着许多复杂的原因。
首先就是激励前线士气,罗斯托夫方向的战事非常惨烈,帝国在这里损失不少精锐部队了,部队疲惫不堪,博克被撤职让士气更加低落,德军急需一针强心剂,曼施坦因作为力挽狂澜的主帅,晋升元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最好肯定。
更是对整个南线将士的巨大激励,能有效的提振士气。
其次,对冲失败的阴霾,斯大林格勒战役现在失败的阴霾依旧犹如附骨之蛆一样盘旋在德军上空,这次失败帝国颜面尽失,元首本人也承受着巨大的挫败感,此刻高调晋升一位在战场上取得‘成功的将领。
完全可以转移德国内外的视线,向世人证明帝国依旧有能征惯战的统帅,也会在逆境中发出汹涌的反击,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第三,就是安抚与平衡,曼施坦因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尤其是在总参谋部系统,晋升他为元帅,有助于稳定军心,安抚那些对于高加索惨败和元首某些决策不满的高级军官,展现元首对于‘专业将领的尊重。
其四,大概是对遗憾的微妙补偿吧,克里米亚半岛始终是元首心中的一根刺,曼施坦因没能在克里米亚半岛上达成完美的胜利,此次晋升,在某种程度上,也像是元首对于他既欣赏又带有一丝‘未能满足期望的将领一种补偿,承认他在当下艰难局势的贡献。
凯特尔的大脑飞速运转,他必须给元首一个既能迎合他意图,又能符合军队传统和现实考量的回答。
“我的元首。”凯特尔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我认为,此刻晋升曼施坦因为陆军元帅,不仅完全可行,而且极其恰当,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他开始列举理由:“首先,曼施坦因在罗斯托夫方向的表现,堪称逆境指挥中的优秀表现,他不仅保住A集团军群数十万将士的生命,更保住了我们在南线重建防线的核心力量。”
“这份功勋,足以载入军事史册,晋升元帅,是对他杰出贡献最直接的,无可争议的认可。”
喜欢。
第655章 曼大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