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7章 海禁一事[2/2页]

我的餐馆通古代 悲剧的小鹌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任小天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这可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啊。
     这事其中的利害我早就跟我叔说清楚了。
     洪武一朝已经开始逐步的解除海禁了。
     嘉靖一朝正是世界大航海时代开始的时候。
     若是赶不上这个东风的话,大明早晚还是要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嘉靖时期的倭寇大多数也并不是倭人,而是来自大明沿海的海盗。
     他们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让大明朝廷解除海禁,使海上贸易合法化。
     但是他们的诉求没有得到朝廷的应允。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王直(汪直)。
     为了获利他铤而走险,聚拢一帮人成为海盗。
     起初他们也只是和过往的西方商人进行贸易以此获利。
     后来因为与朝廷的冲突越来越大,他们也开始逐渐骚扰起了大明沿海的城镇。
     倭国之所以拥有生产火器的能力也主要是因为王直其人。
     因为王直得知倭国人想要重金求购火绳枪及其制法。
     而当时大明严禁向倭国出口任何火器。
     王直从中嗅到了商机。
     他化名儒生五峰充作中间人和翻译,促使葡萄牙商人和倭国进行交易。
     这也让倭国拥有了火枪和火炮的制作技术。
     后来王直被朝廷招安,奉命去剿灭沿海的倭寇。
     最终王直因剿匪不利被朝廷斩首示众。
     但是倭寇并没有因为他的死亡而平定,反而是愈演愈烈。”
     “这个逆贼!”
     朱高煦听完之后狠狠地骂了一句。
     朱祁钰摇摇头反驳道:“也并非全部要怪罪于此人。
     自古以来都是官逼民反。
     若非活不下去的话,朕相信他也未必想要走上成为贼寇这条道路。”
     任小天微微颔首道:“朱祁钰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是天性善良之人。
     但我相信大部分百姓但凡有生计的话也不会从贼造反的。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沿海百姓没有中原丰沃的平原,自然只能以海谋生。
     而大明的海禁政策早就不合时宜了。
     他们为了谋生也只能随波逐流,跟着王直这样的人成为倭寇。”
     朱祁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任小天的这番话也给了他一些启发。
     朱高煦皱眉道:“可是自古以来商人逐利。
     若是所有沿海的百姓都去选择从商,无人劳作又该如何?”
     任小天摊摊手道:“逐利本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能。
     难道农民种地就不希望自己的庄稼长的更多一些吗?
     这未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逐利。
     更何况贸易税收本来就是国家税收的极大一部分。
     而海运又是国际贸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海禁政策不说使得大明发展落后于全世界。
     单就税收这一方面,就让朝廷每年将大笔的真金白银拱手让了出去啊。
     而解除海禁之后,朝廷也可以让官方的商船出海与其他国家贸易。
     这不光能带来大笔的财富,而且也能获得其他国家更为先进发达的技术。
     一举两得的事情,你们又何必要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呢?”
     朱高煦听的心潮澎湃,狠狠挥了一下拳头道:“那我回去之后就开始着手此事!”
    喜欢。
  

第667章 海禁一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