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南部水泥官道修筑项目中,弊端丛生。劳工工钱遭剥削克扣,工程质量亦有隐患。在权势最大的士绅豪族施压下,几家势力稍弱的江南士绅豪族被选中背锅。
这几家虽满心不愿,却又忌惮权势者威胁。权势最大者信誓旦旦称,会对剥削劳工钱财双倍补偿,有问题的工程路段也将重新修筑。几家无奈,只好应下。
于是,这几家背锅的江南士绅豪族,着手给劳工补偿工钱,一场看似“补救”的戏码,就此开场。
话说那几家江南士绅豪族,在重压之下,不得不给劳工们双倍赔偿工钱。
有一劳工,满心欢喜得了补偿,怀揣着这笔钱,正巧路过朱允炆的营帐。
这劳工,整日劳作,身上汗臭扑鼻。
朱允炆向来养尊处优,闻到这股味儿,顿时面露嫌弃之色。
其手底下人见状,心领神会,立马冲上前去,对着劳工大声呵斥:“哪来的臭苦力,赶紧滚!少在这儿污了爷的眼!”
言语粗暴恶劣,不容劳工分说,便将其赶走。
可怜那劳工,满心欢喜瞬间化为泡影,只得无奈离去。
朱允炆心中实是万分不愿滞留于此,若非为与朱雄英一争长短,他岂会甘愿来此遭这般苦楚!只觉此地诸多不便,实非他惯常所处之优渥境地可比。
虽士绅豪族对劳工予以补偿,然劳工心中怨恨已深,如种刺不拔。
后续工程虽未现大患,可进度迟缓,难有起色。
皆因劳工心中愤懑难消,做事便无往日干劲,致使工程推进,磕磕绊绊,远不如预期之速。
不多时,杨宪来到南部水泥官道修建项目之地。他行事果决,当即处置了那几家被推出来背锅的士绅豪族。
而后,又将规划权重新交予辽东研究员,让其能一展所长,不再受缚。
杨宪处置完诸事,便径直寻到朱允炆营帐。
见着朱允炆,杨宪拱手一礼,神情严肃道:“殿下,辽东研究员皆有真才实学,官道工程关乎重大,还望殿下善用他们,切莫耽搁了工程进度。如今已耽误不少时日,若再不抓紧,恐难向圣上交代。”
朱允炆微微点头,神色间却有几分不耐,杨宪见状,又叮嘱几句,方告辞离去。
此后,朱允炆虽应下,心中却不知作何打算。
朱允炆素不喜朱雄英,对辽东新学亦是厌烦非常。在他看来,朱雄英诸多行事与他相悖,而辽东新学所倡之法,更是与他心中理念格格不入,每每提及,皆心生厌恶。
这一众辽东研究员,俱是辽东学子出身。朱允炆打心底里瞧不上,实实不愿任用他们。在他眼中,这些辽东学子所秉持之学,非正统之道,任用他们,恐坏了自家谋划,是以心中抵触万分。
然朱允炆虽满心不乐意,却也不得不认,于这水泥修路之事,此等辽东研究员确有过人本事。
念及官道修筑乃关乎大局之要事,若想顺遂完工,少不得依仗他们。
无奈之下,朱允炆也只能暂且收起成见,任用这些辽东研究员。
喜欢。
第482章 服软妥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