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计较,想为自己谋个好出路,于未来生计多些保障,故而方才在补偿一事上,态度强硬。
江浙地区之人,于土地补偿一事,倒还显得宽容。
一来他们土地广袤,二来依当地经济情形,朝廷所给补贴本就酌情从优,算下来他们并不会吃亏。
况且后续修筑官道,其中商机无限,无论是供应物料,还是参与工程建设,皆能大赚特赚,故而对此事看得较为通透。
往后,除于官道收取费用,各路段经营权亦归属他们。
江浙商贾士绅生意繁多,这官道一通,南来北往便利非常,无疑能极大促进自家生意。
如此好处众多,他们自然没什么不愿之处。
若在此时得罪林侍郎,万一南方修筑官道的路线不选江浙,那可就亏大了。
毕竟钱财这东西,早早落袋为安才让人踏实,他们心里可都清楚着呢,故而权衡之下,愈发觉得不应在此事上执拗。
随后,众人一番商议,将基本细节商定下来。
林侍郎独将淮西勋贵留下。
淮西勋贵不明林侍郎此举目的,遂开口问道:“林侍郎,独留我等,所为何事?”
有勋贵暗自揣测,心忖林侍郎莫非要给他们额外好处,脸上不禁浮现几分期许之色,忙问道:“林侍郎,可是有别样安排?”
林侍郎看着淮西勋贵那满是期许的神色,缓缓开口道:“诸位勋贵,莫要只将目光死死盯在这土地之上。凤阳府虽勋贵云集,但诸位应知晓,单靠兼并土地,绝非长久之计。”
见众人面露疑惑,林侍郎接着道:“不妨去辽东取取经。辽东之地,形势与我凤阳府不同,人家却能发展出诸多营生。诸位勋贵家大业大,若能开拓些新的门道,远比守着这土地强得多。”
“土地兼并,看似一时得利,可长此以往,朝廷法度摆在那儿,百姓怨声载道,最后不会有好下场。你们看看,如今这世道,光守着土地,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诸位又当如何?”
林侍郎言辞恳切,目光扫过众人。
“辽东那边,有人靠着屯田兴农,发展出了各类副业,不仅自身富足,还带动了当地发展,深得朝廷赞赏。诸位勋贵,你们也有这能力与人脉,为何不尝试一番?”
“再说,修筑官道乃是难得的机遇,若诸位能借此东风,发展起新的营生,将来的财富不可限量。莫要因眼前土地补偿这点蝇头小利,坏了长远大计。眼光放远些,多条路,方能保家族长久昌盛。”
淮西勋贵们听了林侍郎这番话,神色各异。
有的低头沉思,似有所悟;有的面露犹疑,尚在权衡。
但众人心里都清楚,林侍郎所言并非无的放矢,这或许真是一条新出路。
有勋贵面露难色,苦着脸道:“林侍郎呐,我等皆是大老粗,向来只晓得打仗拼命,对于经营生意,那真是一窍不通啊!”
林侍郎笑道:“诸位何必这般妄自菲薄?有些事,虽难学得精妙,可学个大概却并非难事。就说辽东那些百姓,好些个大字都不识,不也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么。”
喜欢。
第469章 为好处让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