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7章 无法反抗,那就享受[2/2页]

大明辽国公 空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眼睁睁看着这大笔利益流入他人之手,实难甘心呐。”
     李善长微微摇头,说道:“非是坐视不理,而是需谋定而后动。如今这局势尚未明朗,咱们贸然行事,只会自乱阵脚。
     待其发展一阵,看清各方动向,再做计较不迟。
     若届时有机可乘,咱们再出手,方有胜算。
     况且,咱们淮西一脉根基深厚,也不必急于这一时。
     若因小失大,坏了根基,那才是得不偿失。都记住了,万事不可冲动,需稳扎稳打。”
     众人听了李善长这番话,虽心中仍有不甘,但也觉其所言在理,纷纷应诺,而后带着几分无奈,各自散去。
     一众淮西官员于归途中,不免私下议论。一官员撇嘴道:“李大人此举,真个是胆小怕事!想那水泥官道营建,利益何等丰厚,竟叫咱们坐视不理。”
     另一人亦附和:“正是!若胡大人尚在,断不会如此畏缩。胡大人行事果敢,哪会惧这许多。”
     又一人叹道:“只可惜胡惟庸已没,不然我淮西一脉,何至于如此瞻前顾后。想当年胡大人在时,哪桩事不是办得风风火火,哪会怕这官场风云变幻。如今倒好,遇此良机,却要错过。”
     众人皆摇头叹息,面上满是遗憾与不满,一路抱怨着渐行渐远。
     自胡惟庸一案后,淮西一脉官员便渐趋式微,唯李善长仍居高位。
     然李善长一人,终难撑起大局。
     时下南方官员于朝堂之势渐盛,若非太祖皇帝新设内阁制衡,浙东集团官员风光,恐更甚于今日。
     御书房中,朱标眉头紧蹙,向朱元璋道:“父皇,此事若交予林侍郎操办,恐非妥当之举啊?”
     朱元璋看向朱标,问道:“标儿,你且说来,缘何觉得不妥?”
     朱标躬身道:“父皇,林侍郎辽东出身,纵有本事,然南方士绅豪族、商贾众多,或会为难于他。届时若涉及让利诸事,恐起纷争矛盾。”
     朱标又道:“且辽东新学与南方士林,似水火不容。诸多缘由叠加,南方官道修筑恐难顺遂。更甚者,或有人暗中加害林侍郎,还望父皇三思。”
     朱元璋微微颔首,语重心长道:“标儿啊,咱着林侍郎去主理此事,非独看重其才具,实欲借他探探虚实,瞧瞧那南方士绅豪族究竟是何态度,又有多大的反弹之力。”
     朱标眉头深锁,忧心道:“父皇,如林侍郎这般官员实属难得。倘若其间生出意外,那损失可就大了。如此治国良才,不知多少年方能出一个呀!”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行了,标儿,莫要如此忧心。林侍郎的安危,咱自会周全,你无需多虑。”
     朱元璋遂转了话题,问道:“标儿,依你之见,此番南方官道修筑,会遇多大阻力?”
     朱标略作思忖,而后说道:“父皇,江浙之地及若干水网稠密之处,于这官道营建,或有较大阻力。毕竟官道主陆运,非水运。彼处倚仗水运之便,恐会有恃无恐。”
     朱元璋闻之,颔首称是:“标儿所言有理。水运虽佳,然有些物事,陆运亦必不可少。”
    喜欢。
  

第467章 无法反抗,那就享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