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1章 改革先锋[2/2页]

大明辽国公 空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出身的官员才一时激愤,踹了对方一脚。依儿臣之见,不妨先将其停职,以作惩戒。”
     朱标心中暗忖,这辽东出身的官员可是东宫旧人。
     所谓停职,不过做做样子,日后寻个由头便能官复原职。
     自己又怎会真对其施以重惩?于是面上虽一副秉公而论之态,心底实则早有计较。
     朱元璋似看穿了朱标心中所想,不禁笑骂道:“你这小子,打的什么算盘,朕还能不知?不过是想袒护你东宫旧人罢了。但此事也不能就这般轻易揭过,总得有个交代,不然朝堂威严何在?”
     言罢,眼中满是无奈与宠溺。
     朱标赶忙赔笑,说道:“父皇,如今教育改革已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此时若对辽东出身官员重罚,恐寒了革新之士的心。不重罚,既能给众人一个交代,又可彰显父皇求新求变之决心,鼓励更多官员投身改革,于大局有利啊。”
     朱元璋略作思忖,觉得朱标所言在理,微微点头道:“罢了,就依你所言。但下不为例,往后行事,需更谨慎些,切不可因私情坏了朝堂规矩。”
     朱元璋深知,教育改革诚需有人敢为人先、奋勇前行。
     且日后朱标执掌政务,亦需新派官员鼎力支持,此次从轻发落,权当为朱标铺就前路、奠定根基,心中虽有考量,却也默认了这般安排。
     未几,朱元璋于大本堂之中,特意安排辽东新派出身之师登台授课讲学。
     顷刻间,大本堂内的翰林学士们皆如临大敌,气氛陡然紧张,剑拔弩张之势尽显。
     此乃传统儒生与新派学士间的争斗,究其根本,实乃道统之较量。
     这道统之争,绝非寻常龃龉,其残酷与严重远超想象。
     于传统儒生而言,道统乃祖宗千年传承,是治国理政、教化万民的根本准则,不容丝毫撼动。
     新派学士欲破旧立新,恰似在他们心中扎下尖刺,关乎信仰与立身之本,故而拼死扞卫。
     新派学士亦不示弱,他们深知旧有道统陈腐之处,束缚国家发展,若不革新,大明难有未来。
     双方理念针锋相对,毫无调和余地。
     在这大本堂内,每一次讲学争辩,皆如战场交锋,一言一语皆为利刃。
     传统儒生以古圣先贤经典为盾,新派学士则以时务之变、辽东改革成果为矛,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一旦失势,不仅个人仕途尽毁,所秉持之道统也将面临被埋没之险,可谓生死攸关,影响深远。
     朱允炆素为传统儒学之坚定拥趸,对辽东新学甚是不喜。
     每逢辽东学士登台授课,他便以打瞌睡之态,公然表示抗议。
     那眼皮似有千斤重,不住耷拉,脑袋亦不时低垂,尽显倦怠不耐之色。
     然朱雄英与其他诸位皇子皇孙,却大异于朱允炆。
     他们甚是喜爱辽东学士授课,皆觉比起翰林学士,辽东学士所讲更为有趣。
     其讲授之法别出心裁,所涉内容新奇独特,引得皇子皇孙们兴致盎然,全神贯注聆听。
    喜欢。
  

第431章 改革先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