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9章 百口莫辩[2/2页]

大明辽国公 空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为,当真是我大明的‘好臣子。”
     朱标又道:“本宫也不与你多言,当着本宫的面,将此事前因后果交代明白。”
     布政使心知自己与王家家主的谈话,皆被朱标和常遇春听闻,自知再多狡辩亦是徒劳。
     布政使面如土色,浑身筛糠般抖个不停,战战兢兢伏地叩首,言辞间满是惊恐:“殿下息怒,鄂国公饶命!此事乃下官猪油蒙心,犯下大错。
     此次赈灾粮分发,下官与王家、孔家、范家三家合谋,从中克扣贪墨。
     下官贪念顿生,心想能从中大捞一笔,便与三家商议,以次充好,私吞差价。
     先是联络三家,于接收赈灾粮时,故意疏忽查验,让劣质粮食混入其中。
     又买通上下官吏,遮掩此事。所贪墨钱财,下官与三家按比例瓜分。原以为行事机密,无人知晓。
     不想殿下与鄂国公明察秋毫,下官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言罢,又连连磕头,额头已现血迹。
     朱标问道:“那这灾情扩大又是何因?据本宫所知,浙江之地灾情,不应蔓延至此等地步。”
     未待布政使作答,王家家主抢着说道:“启禀太子殿下,布政使指使我王家、孔家与范家,掘开河堤,水淹部分百姓田地。如此,灾民剧增,待受灾民众离去,我等三家便可低价购地,扩充田产。”
     常遇春怒不可遏,猛踹桌子,大声吼道:“好一群士绅豪族,还有你们这些贪官污吏!竟为些许田产、资财,对百姓行此丧尽天良之事!”
     布政使忙道:“太子殿下,下官自知罪责难逃,然朝廷俸禄着实微薄,于江浙这等繁华之地,欲养家糊口,谈何容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明朝初期,官员俸禄以米石计。
     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递减至从九品仅五石。
     然彼时物价,虽有波动,却亦可观。江浙之地,米价每石约银一两,肉价每斤约银二分,布一匹约银一钱。
     以一家数口计,每日饮食、用度,加之仆从薪资、往来应酬,所需颇巨。
     区区俸禄,除去日常开销,所剩无几,若遇亲眷重病、子弟求学等事,更是捉襟见肘,实难维持宽裕生活,故有官员以各种由头,行贪墨之举。
     朱标闻之,未作置评。其亦觉今时大明官员俸禄稍薄,然此乃朱元璋所定。身为太子,虽屡进谏言,却碍于身份,不便多争。
     朱元璋定此俸禄制度,意在整饬吏治,倡廉洁之风。
     彼时,天下初定,民生凋敝,国库尚不充盈,薄俸之制可减朝廷财政负担,将更多资财用于恢复民生、发展经济,此其利也。
     且以严苛俸禄约束官员,冀其坚守操守,不生贪念,以砥砺为官之德。
     然此制亦存弊端。
     俸禄微薄,官员养家糊口尚显艰难,遇有婚丧嫁娶、天灾人祸等额外开支,便易捉襟见肘。
     部分官员为谋生计,或为满足私欲,难免心生贪念,转而寻求灰色收入,致使吏治渐污。
     此俸禄之薄,虽有倡廉之初心,却未周全官员生计,终成滋生腐败之一因。
    喜欢。
  

第209章 百口莫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