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6章 北魏匠人徐龙[1/2页]

徐氏略记 缓安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北魏时期,有这样一位人物,虽未在朝堂之上纵横捭阖,却凭借自己的技艺在历史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就是官营造瓦匠师徐龙。尽管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留存的文字资料并不多,但2022年洛阳永宁寺塔基的发掘,为我们揭开了这位匠人的神秘面纱。
     北魏时期,佛教盛行,寺庙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永宁寺作为皇家寺庙,更是集全国之力打造,其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堪称北魏佛教建筑的巅峰之作。永宁寺塔作为永宁寺的核心建筑,更是重中之重。它高达九层,巍峨耸立,直插云霄,是当时世界上最高大的木构建筑,代表着北魏时期顶尖的建筑水平。在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而徐龙,正是负责其中关键的造瓦工作。
     从洛阳永宁寺塔基出土的板瓦上,清晰地刻着“匠徐龙”三个字。这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不仅是徐龙参与永宁寺塔建造的直接证据,更是对《魏书》中官匠制度的有力印证。在北魏时期,官匠制度有着严格的规范,工匠们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他们的身份世袭,必须为官府服役,从事各类工程建设。这些工匠们在严格的管理下,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工程。徐龙作为官营造瓦匠师,正是这庞大工匠群体中的一员。
     造瓦,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一块小小的瓦片,从选土、制坯、烧制到成品,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选土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徐龙需要深入到泥土产地,仔细挑选质地细腻、黏性适中的泥土。这些泥土将决定瓦片的质量和耐用性。选好土后,便

第346章 北魏匠人徐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