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信上内容,谢景御又看了眼信封,要不是上面写着靖北王世子亲启,他都要怀疑信是送错人了。
他怎么不知道自己有要找的人?
陈平问道,“爷要找谁?”
谢景御看了陈平一眼,“很好奇?”
“你去城南梅苑看看。”
陈平,“……”
他去看一眼倒没什么。
只是——
“不会有陷阱吧?”
谢景御道,“这么点小事,又是在小年这天,我不会亲自去,处心积虑最后算计你一个护卫,没人会做这样的蠢事。”
陈平,“……”
无话反驳。
陈平默默去看看是什么人在城南梅苑。
要不是王爷说那戴面具的男子已经离京,他会怀疑是那男子在那地方,但世子爷的表兄都离京两天了。
陈平去城南,谢景御回照澜轩。
沈挽坐在小榻上,一边吃糕点一边等谢景御,今天小年,吃饭会比平常早大半个时辰,吃饭的时辰,他怎么跑去找王爷了,有什么事这么急的,不能吃完了再去么?
沈挽还不知道谢景御去找王爷是因为她好奇匣子里的东西。
谢景御一直觉得沈挽好奇心重,喜欢到处吃瓜,事实证明,好心情重不是坏事,以后不能拦着她凑热闹吃瓜了,虽然他从来没拦住过。
谢景御前脚进院子,后脚丫鬟就去小厨房端饭菜了。
沈挽按捺不住好奇,问道,“你找父王是有急事?”
事关父王戴绿帽子的事,即便谢景御信任沈挽,也还是忍住了。
这事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吧。
但祖父把这事写在族谱上,谢景御实在想不明白祖父为何这么做,直接烂肚子里,神不知鬼不觉。
谢景御猜是怕将来有一天会纸包不住火,写在族谱上,说明这事是老王爷一手操办的,是为了维护王爷的名声。
外人可不知道当年王爷为了不娶温侧妃,做了多少的努力,大家只知道王爷为了温老将军对老王爷的救命之恩,娶温老将军的女儿为侧妃。
既然娶了,就该好好敬重,而不是把温侧妃推给别人,这是忘恩负义。
这事传开,于王爷名声不利。
老王爷亲笔,又写在族谱上,算是所有过错,老王爷一力承当,这也是早早让二老爷三老爷他们誊抄族谱的原因。
祠堂那份,只有王爷这一脉会看到,要是不会传开,那自是最好,若是哪天暴露了,族谱就是证据了。
丫鬟将饭菜端进来,谢景御陪沈挽用膳。
两人边吃边聊,心情愉悦的不行。
尤其是谢景御,对于自家父王被祖父逼迫,娶了温侧妃的事,这些年谢景御心底是有意见的,他觉得只要父王不想娶,没人能逼迫,既然娶了,那就是心甘情愿的。
结果二弟不是亲的,是他堂弟,算是过继来的。
父王在他心中的形象又不同了些。
谢景御给沈挽夹菜,沈挽看着他,“我怎么感觉你心情很好?”
谢景御失笑,“为夫哪天心情不好?”
……确实,这厮近来心情都很好,好到沈挽都忘了他前世是怎么的阴晴不定了,还有那个前世让谢景御性情大变的姑娘,也没了影儿。
她都快要生了,都不曾出现,想来是不会了。
沈挽道,“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要每天都心情好才是。”
谢景御道,“你不故意气我就行了,一般人可影响不了为夫的心情。”
沈挽,“……”
想到自己两次把谢景御气吐血,沈挽就有些心虚。
谢景御对她格外宽容了,毕竟皇上给他一点不痛快,他就敢让皇上吃一顿青菜报复回去的人,把谢景御气吐血,谢景御没弄死她,真是她命大了。
沈挽给谢景御夹菜,“相公多吃些。”
一声“相公”,七拐八绕的,喊的某位爷心底痒麻麻的,沈挽不知道,她这会儿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月亮,某位爷也要想办法摘下来给她。
今天是小年,街上有花灯会,但沈挽身子重到连走路都艰难的地步了,上街逛花灯那是不可能了。
珊瑚银钏要留在府里陪她,沈挽没让,“不用你们都留下陪我,今儿银钏带春儿夏儿出府逛花灯,二十八让珊瑚带秋儿冬儿去。”
珊瑚银钏正是爱玩的年纪,京都一年也举办不了几次花灯会,沈挽就不把她们拘在府里陪她了。
知道沈挽喜欢热闹,谢景御道,“等孩子生下来,让皇上准宫外办花灯会,我带你出去逛花灯。”
沈挽道,“皇上能答应吗?”
谢景御刚要点头,沈挽又重重说了一个字,“能!”
皇上宠谢景御的不行,圣旨都随便请,何况是准宫外办花灯会了,那还不是只要开口就行的事。
沈挽望着谢景御,“皇上为什么那么宠你?”
谢景
第455章 重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