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一个更合适的时机,一个能让儿子真正听进去、也能让他自己平静说出来的时机。
时间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流涌动的氛围中滑到了周三清晨——吴少南正式去江州省省政府报到的日子。
天刚蒙蒙亮,家里就亮起了灯。吴奶奶和保姆刘阿姨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早餐,锅碗瓢盆发出轻快的碰撞声,空气里弥漫着煎蛋和米粥的香气。
子桐也早早起来了,换上了一身干净利落的休闲装,帮着奶奶端碗筷。
少南已经穿戴整齐。他站在穿衣镜前,一丝不苟地扣着那件崭新的、挺括的藏青色行政夹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一颗纽扣都扣得严丝合缝,衣领被仔细地翻折好。他微微侧身,审视着镜中的自己,手指拂过肩线,又轻轻抚平前襟一丝几乎看不见的褶皱。
镜子里映出的年轻人,身姿挺拔,神情庄重,带着一种初入殿堂的严肃和隐隐的激动。那身代表着秩序和力量的制服,似乎真的赋予了他某种全新的、沉甸甸的东西。
吴波默默地看着儿子整理仪容。吴奶奶在一旁絮叨着“精神”、“真精神”。子桐则安静地站在稍后一点的位置,目光在哥哥崭新的制服和父亲沉默的侧脸上来回移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若有所思。
吴波没有像吴奶奶那样上前帮忙,也没有过多的叮嘱。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餐桌旁,看着儿子吃完母亲精心准备的早餐。当少南拿起公文包准备出门时,吴波才站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
“走吧,我送你一段。”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
“哥,加油!”子桐清脆的声音响起,她走上前,很自然地伸出手,帮哥哥轻轻翻正了后衣领,动作带着警校生特有的利落和一丝家人的亲昵。
少南笑着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嗯,在家好好陪奶奶和爸爸。”
清晨的空气带着凉意,吸入肺腑,让人精神一振。父子俩沉默地走在通往家属院大门的路上。
阳光刚刚刺破云层,将高楼切割成明暗分明的几何体。鸟儿在路边的梧桐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一路无话。直到走到家属院门口,吴波才停下脚步。
他转过身,目光沉沉地落在儿子脸上,那眼神复杂得像一潭深水,包含了太多难以言说的东西——欣慰、担忧、嘱托,还有昨夜那场无声风暴留下的深刻印记。
“少南,”吴波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凝重,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千钧之力的锤炼,“记住一句话。”
吴少南立刻站直了身体,迎向父亲的目光,神情专注。
吴波看着儿子年轻、充满朝气、此刻又带着无比认真神情的脸庞,顿了顿,才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记住,做干部,老百姓就是衣食父母。民以食为天 农为邦之本 官以民为镜”
吴少南显然没有立刻理解这句话的全部重量。他微微一怔,眼神里掠过一丝困惑,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自己崭新的藏青色夹克。
那挺括的面料在晨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几秒钟的沉默后,他似乎有些不确定地、试探性地轻轻点了一下头:“嗯…爸,我记住了。”
吴波没有再说什么。他只是伸出手,在儿子肩上用力地按了按。那手掌宽厚而温暖,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托付感。然后,他侧身让开一步:“去吧。”
吴少南深深吸了一口气,挺直脊背,最后看了父亲一眼,眼神里带着初生牛犊般的锐气和决心。
他转身,迈开步子,汇入了清晨匆匆上班的人流之中,那身崭新的藏青色背影很快便消失在街角。
吴波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清晨的阳光渐渐有了温度,落在他身上,却驱不散他眉宇间凝聚的那一丝沉郁。
那句“老百姓就是衣食父母”在他心头反复回荡。
他知道,儿子此刻或许只是懵懂地接受了一个父亲的告诫,并未真正掂量出其中蕴含的千钧重量和父亲昨夜窥见的惊心动魄的真相。
那条路才刚刚铺开,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是荣耀还是重负,都需要儿子用双脚去丈量,用肩膀去承担。
他能做的,只有目送,和心中那无声却沉重如山的祈祷。
喜欢。
第383章 别父入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