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两日,宋妈妈从光华寺回来,身边还跟着两位妇人和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女孩。
     “窦家的两位太太,非要登门道谢。”宋妈妈说。
     这几日光华寺有个道场,宋妈妈去替二夫人点长明灯。山上凉快些,不少人与小贩都去赶热闹,顺便纳凉。
     就有人贩子混在其中。
     二夫人身边的宋妈妈,救下一个被人贩子藏在酒桶里的女孩儿。
     这女孩儿上午走失,三个时辰后才寻到。这个过程中,窦家四太太以为再无希望,差点撞墙自尽。
     宋妈妈救了她母女两条命。
     寻到了女孩儿,抓了人贩子,窦家太太拉着不让宋妈妈走,非要道谢。
     宋妈妈就说自己只是仆妇,若窦太太真心感激,就去跟她的主人家打个招呼。
     二夫人面上的惊讶不作伪:“……有惊无险,你家姐儿好福运的。”
     窦家四太太惊魂未歇,闻言,竟当着二夫人的面痛哭起来。
     每年集市都会走丢女孩儿。普通人家、不识字的,被卖去外地做丫鬟;识字的,一般会进青楼。
     在当前世道下,识字往往比容貌更值钱一些。只要不是太丑,识字的伎人会更受追捧。
     窦家姑娘当然读书识字。
     三个时辰漫长寻找,窦四太太的灵魂割裂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会儿很后怕。
     二夫人拿了巾帕给她:“别哭,别哭!”
     她们这厢哭哭啼啼的,骆宁来了。
     她端了一碗凉粉糕:“二婶,给您尝尝……您有客?”
     窦太太等人进府,二夫人悄悄遣人告诉了骆宁。
     骆宁这么快赶来,还带着吃食,可见也是一直等着。
     “这是窦家的两位太太。”二夫人笑道,“这位乃雍王准妃。”
     窦家两位太太愕然,急急忙忙起身行礼。其中一位哭得眼睛通红,拉了自己女儿再次行礼。
     骆宁:“哪个窦家?”
     “我们家做些买卖。”窦四太太在骆宁跟前,自惭形秽,几乎不敢抬头。
     “我听闻,盛产澄砚的澄州,有巨贾家眷住在盛京城里,好像是姓窦。你们是本家吗?”骆宁问。
     窦家四太太顾不上哭了,又惊又喜看着骆宁:“小姐知晓澄砚?”
     “澄砚闻名天下,自然知晓了。而澄砚生意做得最大的,便是窦氏。”骆宁道。
     “小姐见笑了,正是寒舍。”窦大太太接话。
     骆宁:“这么好的砚台,怎么不呈给陛下?”
     窦四太太讶异看着她。
     这位大小姐,是不食人间烟火吗?
     难道凭他什么人,都可以把自家的东西给皇帝?
     窦大太太却是心头一动。
     做买卖,风口是一时的、而且意外的。
     窦大太太当即跪下,虔诚给骆宁磕头:“我们一直想孝敬陛下,可惜无门路。王妃,您能否帮个忙?窦家上下感激不尽。”
     窦四太太:“……”
     她尴尬得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人家都说她大嫂市侩、擅长钻营,果然不假。
     镇南侯府的千金、雍王准妃,何等尊贵人。人家随口客气一句,大嫂怎么好意思下跪恳求?
     这太不要脸了啊。
     窦四太太尴尬得浑身刺挠,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人家仆妇还刚刚救了她女儿,大嫂这会儿就求人办事,都不虚伪客气几句,可以说得上“恩将仇报”。
     屋子里安静了下。
     二夫人等仆妇看着窦大太太,表情也是变了又变。
     骆宁却笑着搀扶了她:“你真是个爽快人。先起来,咱们慢慢说。”
     众人:“……”
    喜欢。
  

第111章 骆宁布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