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4章 江防拉锯[2/2页]

百年家族:百战求生 古之洞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充满嘲讽意味的金陵话:
     “孙二狗,你个怂包,
     跑起来比兔子还快!”
     午后的雨林,
     宛如一个巨大的蒸笼,
     潮湿的空气与浓烈的硝烟味交织在一起,
     让人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
     古之月猫着腰,
     蹲在江边的一处隐蔽角落里,
     紧张地注视着鬼子的竹筏又开始重新集结。
     这一次,他们似乎改变了战术,
     将原本的大部队分成了五个小队,
     呈扇形向浅滩缓缓推进。
     他伸手摸了摸胸前的指南针,
     感受到那股微微的颤动,
     仿佛是这钢铁般的仪器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紧张。
     指针在滚烫的钢盔下,
     似乎有些犹豫,
     但最终还是坚定地指向了一个方向——
     申时三刻,正是江面最平静的时候。
     就在这时,
     他突然站起身来,
     声音如同洪钟一般,
     盖过了江水的奔腾声:
     “三炮,集中火力打中间!”
     这是他下达的第一道命令,
     简洁而有力。
     紧接着,
     他又转向另一个方向,
     对着名叫天亮的战士喊道:
     “天亮,你带一排抄右翼,
     专打鬼子的机枪手!”
     他的苏北话带着一种果断和决绝,
     让人无法忽视。
     随着他的命令,
     掷弹筒再次发出怒吼,
     11 发炮弹如同流星一般拖着长长的尾焰划过江面。
     瞬间,江面上掀起了巨大的水花,
     8 个竹筏在爆炸中瞬间解体,
     鬼子的惨叫声和鳄鱼的低吟交织在一起,
     在江湾里久久回荡。
     几乎就在同时,
     徐天亮的狙击步枪也响了起来。
     他的枪法精准无比,
     鬼子的机枪手刚刚探出竹筏,
     眉心就立刻绽开了一朵血花。
     然而,徐天亮并没有丝毫停顿,
     他迅速地换好弹匣,
     继续瞄准下一个目标。
     在这紧张的战斗中,
     他的目光偶然间扫过浅滩,
     只见赵大虎兄弟正趴在那里,
     用缴获的掷弹筒发射巢疯狂地射击着。
     他们的东北话吼得震天响,
     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出来:
     “狗日的,再来一发!”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
     太阳缓缓西沉,
     夕阳的余晖如血般洒在江面上,
     将江水染成了一片猩红。
     江面上漂浮着无数鬼子的尸体和破碎的竹筏,
     这些残骸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与悲壮。
     孙二狗蹲在弹药箱旁,
     仔细地清点着库存。
     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心疼地说道:
     “掷弹筒炮弹就剩 5 发啦,
     步枪弹也不到 1500 发喽。”
     他抬起头,望向江对岸,
     只见鬼子的炮兵阵地还在冒着黑烟,
     显然是被我方的炮火击中了。
     “连长,咱得趁天黑赶紧撤了,
     鬼子的援军怕是快到了。”
     孙二狗焦急地对古之月说道。
     古之月站在江边,
     凝视着渐渐变暗的江面,
     他的声音像一块浸了水的牛皮,
     低沉而又坚定:
     “天亮前再向西撤退,
     把追击的鬼子甩在东岸。”
     这时,徐天亮正忙着给弟兄们分发缴获的日军口粮。
     他用一口流利的金陵话调侃道:
     “都省着点吃哈,
     这玩意儿比老周熬的野菜粥强不到哪儿去。”
     夜幕如墨,悄然笼罩大地,
     江面上泛起一层薄薄的雾气,
     细雨如丝般飘落
     给这片江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古之月带领着他的弟兄们,
     像鬼魅一样悄无声息地向西急行。
     孙二狗和郑三炮负责断后,
     他们在滩涂上巧妙地布置了诡雷和假阵地,
     为兄弟们的撤离争取时间。
     当就在大家急行了半个小时后,
     西岸突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仿佛整个江面都被震撼了。
     那是鬼子不小心踩中了他们精心布置的诡雷,
     火光冲天,照亮了夜空,
     也映出了追兵的身影。
     34;弟兄们,回家了。34;
     古之月低声说道,
     声音虽轻,却充满了力量。
     他的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通往印度的路线,
     那是他们回家的方向。
     伊洛瓦底江的水流湍急,
     江水在黑暗中奔腾向前,
     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
     大家的身影在雨林中急速前行,
     身后的枪炮声渐行渐远,
     最终被江水的咆哮声淹没。
     古之月知道,
     这场江防拉锯战仅仅是漫长撤退路途中的一个小小片段,
     更艰难的路程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但只要弟兄们还在,
     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
     就一定有回家的希望。
     徐天亮突然兴奋地指着前方,
     用带有笑意的金陵话喊道:
     “连长,你看啊!
     江对岸的那座山影,
     像不像咱老家的紫金山啊?”
     古之月闻言,
     顺着徐天亮所指的方向望去。
     由于距离较远,
     江对岸的山影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但仔细端详,
     确实与他记忆中的紫金山有几分相似之处。
     古之月凝视着那模糊的山影,
     思绪渐渐飘远。
     他想起了苏北那片广袤的麦田,
     麦浪随风翻滚,
     如金色的海洋一般。
     他还想起了临行前母亲塞给他的那双布鞋,
     那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
     饱含着母亲对他的关爱和牵挂。
     他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全家福,
     照片上的爹娘正对着他微笑,
     那笑容是如此温暖,
     仿佛在对他说:
     “娃儿,早点回来啊。”
     细雨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
     轻轻地打在江面上,
     溅起一圈圈细碎的涟漪。
     侦察连的弟兄们蜷缩在岸边的阵地上,
     听着江水潺潺流淌的声音,
     感受着细雨带来的丝丝凉意,
     不知不觉间,
     他们的眼皮开始打架,
     渐渐进入了梦乡。
     然而,古之月却毫无睡意。
     他静静地躺在阵地上,
     仰望着星空,
     试图从繁星中辨认出回家的方向。
     当夜晚的虫鸣声在西岸的阵地上此起彼伏地响起时,
     古之月知道,
     鬼子们终于安静下来了。
     趁着这个机会,
     弟兄们小心翼翼地踩着湿滑的滩涂,
     继续踏上了向西的征程。
     他们的步伐轻盈而坚定,
     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生怕惊醒了对岸的敌人。
     身后的伊洛瓦底江,
     依旧在静静地流淌着,
     它见证了这场激烈的江防战,
     也见证了侦察连的弟兄们勇往直前的身影。
     只是身后的鬼子已经识破了,
     古之月趁夜撤离的计划。
     撤往印度的路,注定还要激战不断!
     只是没有了伊洛瓦底江这条天险,
     往后的战斗注定很是艰难!
     古之月与兄弟们的前途是什么呢?
    喜欢。
  

第244章 江防拉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