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需要精密工具,34;刘强皱眉,34;但我们的工具都在赛区内,不能混用。34;
张浩突然眼睛一亮:34;等等!李阳那边有微调工具!汽修用的!我去找他!34;
没等回应,他就消失在人群中,周明看了看时钟,比赛已经过去四十分钟,他还没开始正式加工。
周围的选手大多完成了粗加工阶段,机床声此起彼伏。
五分钟后,张浩带着李阳的微型扭力扳手回来了,这种精密工具通常用于发动机螺丝调整,正好适合千分尺的修复。
34;李阳说用0.5牛米的力,34;张浩气喘吁吁地转述,34;先紧内侧螺丝,再调微分筒。34;
刘强接过工具,隔着围栏开始操作。
他的动作精准得像在拆弹,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周明注意到他的手稳得可怕,没有丝毫颤抖。
34;试试。34;三分钟后,刘强递回千分尺。
周明测量了一个标准块,读数恢复正常。
他长舒一口气,但刘强摇摇头:34;这只是临时修复,精度可能不稳定,每五次测量后要重新校准。34;
34;够用了,34;周明点头,34;谢谢。34;
34;别废话,快去。34;刘强转身离开,34;我去告诉李阳这事。34;
回到工位,周明像上了发条一样开始工作,机床的轰鸣声中,他强迫自己忘记刚才的插曲,全神贯注于手中的材料。
金属切削的声音像某种奇特的音乐,铁屑卷曲着落下,像小小的弹簧。
每完成一个步骤,他就用千分尺仔细测量,然后按照刘强的建议重新校准 ,进度落后带来的紧迫感反而让他更加专注,每个动作都精简到极致。
34;最后三十分钟。34;广播里传来提醒。
周明进入最后的精加工阶段。
汗水流进眼睛,刺痛让他不断眨眼,就在他准备最后一次测量时,观众席上一阵骚动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个穿着某五金店制服的年轻人正被保安带离现场,嘴里还嚷嚷着:34;我只是来看比赛的!34;
周明认出了他,五金店老板的徒弟,那天他买轴承时也在场,一切突然明朗起来。
周明握紧千分尺,金属的冰凉触感让他冷静下来,他不再看向骚动处,专注于最后几道工序。
34;时间到!所有选手停止操作!34;
周明放下工具,双手微微发抖,他的作品,一个复合传动部件,安静地躺在工作台上,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裁判组开始逐个工位检查。
当轮到周明时,三位裁判围着他的作品低声讨论,最年长的那位拿起千分尺,亲自测量了几个关键尺寸。
34;精度0.008毫米,34;他宣布,声音里带着惊讶,34;超过比赛要求的0.01。34;
周明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身后传来张浩的欢呼声,这家伙不知何时溜到了围观区。
评分环节结束后,周明疲惫地走出赛区,李阳和刘强已经在等候区,两人看起来也刚结束比赛。
34;怎么样?34;周明问。
34;故障排除了,34;李阳说,眼睛却瞟向远处,34;但时间不够完美调试。34;
周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男人正朝出口走去,背影僵硬。
34;你爸来了?34;
李阳点点头,表情复杂:34;他看了全程,没说话就走了。34;
刘强突然开口:34;工具的事有结果了,那人是五金店老板的侄子,被监控拍到了在工具区动手脚。34;
34;为什么?34;周明不解。
34;有些人不喜欢看到职高生比他们强。34;刘强
第323章 (后续8)伸过来的橄榄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