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粗糙的手指捏起一片叶子,对着阳光看了看,又挖了点根部的土放在鼻子下闻。
34;肥害。34;他简短地说,34;硒肥下重了。34;
周志强心头一紧:34;可我是按说明书...34;
34;书是死的,地是活的。34;李有田打断他,指了指西侧,34;那边地势低,雨水冲走部分肥料,所以苗情好些。34;
他踢了踢脚边的麻袋,34;这是我配的有机肥,能缓解肥害,撒上,再浇透水。34;
周志强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个曾经最反对富硒玉米的老人,会主动来帮忙。
34;李叔,这...34;
34;别废话。34;李有田摆摆手,34;我不是帮你,是帮这片地,好地不能糟蹋了。34;
两人忙到天黑,把有机肥均匀地撒在受影响的地块上。
李有田的动作比周志强还利索,完全看不出是七十多岁的老人。
34;李叔,您怎么懂这么多富硒作物的门道?34;周志强忍不住问。
月光下,李有田的表情柔和了些:34;早年农校培训学过点,后来...算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34;
他拍了拍手上的肥料残渣,34;明天浇透水,三天后要是还不见好,就得补种了。34;
送走李有田,周志强在地头又站了很久,夜风拂过玉米苗,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是在窃窃私语。
他蹲下身,又一次检查那些发黄的叶子,心里五味杂陈。
回到家已是深夜,小芳和小慧早就睡了,桌上留着饭菜,用纱罩罩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志强轻手轻脚地热了饭,坐在厨房的小板凳上狼吞虎咽。
自从吵架后,小芳不再等他吃饭,但总会留一份。
吃完饭,周志强拿出杨技术员给的记录本,详细记下今天的发现和处理方法。
这是他新养成的习惯,科学种植,从记录开始,去他全凭经验和记忆,现在才知道数据有多重要。
第二天天刚亮,周志强就起来挑水浇地。
家里没有灌溉系统,他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一担一担地从井里打水,再一瓢一瓢地浇在每株玉米根部。
太阳升到头顶时,他才浇完一半,后背的衣服已经湿透,贴在皮肤上。
34;周大哥!34;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周志强抬头,看见杨技术员站在地头,身后还跟着几个穿衬衫的人。
34;局里领导来考察富硒示范基地。34;杨技术员介绍道,声音比平时正式,34;这是农业局王副局长,这是农技站刘站长...34;
周志强擦了擦手,局促地点头。
这些干部们皮鞋锃亮,裤线笔直,站在田埂上显得格格不入。
34;老周同志辛苦了!34;王副局长热情地握住周志强沾满泥土的手,34;你的富硒玉米试验田,可是咱们县特色农业的标杆啊!34;
周志强不知如何接话,只能憨厚地笑笑。
杨技术员在一旁介绍情况,时不时蹦出几个专业术语,领导们频频点头。
34;有什么困难吗?34;刘站长问,手里的小本子已经翻开。
周志强看了看杨技术员,得到鼓励的眼神后,鼓起勇气说:34;苗有点发黄,可能是肥害,还有...灌溉不方便,要是能有套滴灌系统...34;
王副局长立刻指示刘站长记下来:34;农民兄弟的困难,我们要高度重视!杨技术员,写个报告上来,局里研究解决。34;
考察持续了不到半小时。
领导们轮流在玉米地前拍照,然后匆匆离去,说是还要赶下一个点。
喜欢。
第253章 (后续8)额贱!苗黄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