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泼洒在周志强家的玉米地里。
他站在田垄上,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一株玉米的叶片,那叶片边缘已经微微泛黄,沉甸甸的玉米穗将茎秆压得弯了腰。
一阵热风吹过,整片玉米地沙沙作响,像是在向他报喜。
34;今年收成不错。34;周志强自言自语道,黝黑的脸上浮现出难得的笑容,他掰开一穗玉米的外皮,金黄的玉米粒饱满整齐,像一排排小牙齿密密地排列着。
他用拇指指甲掐了一粒,乳白的汁液立刻渗了出来,正是收获的最佳时机。
周志强掏出手机,打开计算器应用,三亩半地,按往年的产量估算,至少能收四千斤玉米。
去年收购价是一块二,那就是四千八百块钱,扣除种子、化肥、农药和租用收割机的费用,净赚三千应该没问题。
这笔钱足够给女儿交下学期的学费,还能给妻子小芳买件像样的冬衣。
他抬头望向远处,村里的其他玉米地也大多成熟了,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邻家的地里作业,扬起一片金色的尘雾。
周志强决定明天就联系李老板的收割队,趁这几天天气好,赶紧把玉米收了。
回家的路上,周志强的脚步比往常轻快,路过村口小卖部时,他破例买了一瓶冰镇啤酒和一小包花生米。
小卖部的老王笑着问:34;周哥,今天有啥喜事啊?34;
34;玉米快收了,看着不错。34;周志强拧开瓶盖,灌了一口冰凉的啤酒,舒服地叹了口气。
34;那可好啊!34;老王靠在柜台上,34;不过听说今年收购价可能要跌,镇上粮站那边存货多。34;
周志强的手顿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34;没事,粮食再跌能跌到哪去?种地嘛,本来就是看天吃饭。34;
回到家,妻子小芳正在院子里晒衣服,看见丈夫手里的啤酒,她黛眉微皱:34;又乱花钱。34;
34;嘿嘿,就一瓶,解解乏。34;周志强把花生米递给她,34;玉米长得不错,过两天就能收了。34;
小芳接过花生米,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些:34;我刚才听隔壁张婶说,她儿子在县里超市上班,说现在城里人特别爱吃一种玉米蛋挞,贵得很。34;
34;玉米还能做蛋挞?34;周志强笑了,34;城里人真会折腾。34;
34;说是把玉米磨成粉,加奶油鸡蛋啥的,小的一个卖15块,大的好像48呢。34;
小芳抖开一件衬衫挂在晾衣绳上,34;咱们种的玉米,到头来自己都吃不上这么好的东西。34;
周志强没接话,仰头喝完剩下的啤酒,铝制的瓶身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一个小小的希望。
三天后,周志强家的玉米全部收割完毕,他雇了村里的拖拉机,把装袋的玉米运到了镇上的粮食收购点。
远远地,他就看到收购点门口排着长队,都是附近村子的农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期待。
34;老周,今年收成咋样?34;排在前面的是同村的马大叔,他递给周志强一支烟。
34;还行,四千斤出头。34;周志强接过烟,凑近马大叔递来的打火机点燃,34;您呢?34;
34;我那儿地薄,就三千多斤。34;马大叔吐出一口烟圈,压低声音,34;听说今天收购价只有八毛。34;
周志强的手指一抖,烟灰掉在了鞋面上:34;八毛?不可能吧?去年还一块二呢!34;
34;粮站的人说今年玉米大丰收,外地的便宜玉米都涌过来了。34;马大叔叹了口气,34;咱们这小地方,能卖给
第245章 玉米与蛋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