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儿那有这个心思。
     不过谢松云话是这么说,手还是拿过王连虎手里的图纸:“这是什么的图纸,咦,好像是个发射架,这还有个炮弹,这么小的发射架?”
     谢松云越看越激动:“虎子,这真是你设计的,我看这个是手持式的”
     “嘿嘿,你看的没错,这东西就是肩抗式单兵火箭筒,我是基于多管炮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王连虎笑着给谢松云解释道:“我现在只是画了个大概草图,具体的就由你来完成,你看,这个设计是这样的”
     王连虎就开始给谢松云具体讲解了火箭筒的结构,谢松云也是一点就透,关键是这东西也不复杂,再加上王连虎已经把基本的草图都画出来了,他只要按着王连虎的思路继续细化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你这个武器我看好用的很,尤其适合游击队,而且这个武器我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谢松云一下子看出了火箭筒的优势。
     “哦,那你说说,它还能向其他什么方向发展?”王连虎立马来了兴趣,考校道。
     “嘿嘿,最简单的,改进下炮弹,咱们可以做穿甲弹,用来打鬼子的坦克,要是再改进的话,咱们甚至可以用来击落飞机”谢松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哈哈哈,松云,你行啊,这东西确实能这么改,而且它这么改的话还很适合”能不适合吗,德军生产它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坦克和装甲车的。
     “好,交给我,我铜覆钢已经马上完成,等我完成后,我马上先生产一些咱们来做试验”谢松云立马对这个火箭筒充满了兴趣,不过铜覆钢基本已经完成,他再怎么着急也得等完成后再进行火箭筒的试验了。
     “行,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这个就交给你了,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王连虎把事情交给谢松云,他就能忙其他事情去了。
     问题肯定会有点,但基本不大,火箭筒其实最大的还是创意问题,一旦有了设计方向,那接下来就没什么神秘的了,尤其是对已经熟悉多管炮生产的谢松云来说。
     接下来的日子,王连虎就开始忙着和张云天一起整合队伍,这些新兵并不是说一分配下去就没事情了,分配下去后还要帮他们解决吃住问题,吃的还好解决,王连虎现在让各营都建立了自己的炊事班,尤其是庞家庄,现在驻扎的全是民兵队的队员,这些人的吃饭就需要靠炊事班来解决,至于住,大部分还是分到了庞家庄,有些就直接安排在了槐树岭,当然附近的民兵还是经常回去,至于各处的哨卡,依旧是让各营自己安排轮换,现在人多了,这轮换也方便起来了。
     日子一天天忙碌,王连虎也是每天都忙的团团转,现在队伍大了,你不在这个时候熟悉,等到开战的时候就抓瞎了,所以他也是槐树岭,庞家庄来回跑,尤其是现在春耕即将开始,而春小麦也即将播种,这对民兵队来说是尤为忙碌的时候,只等天气稍微转热,就要耕地播种了。
     而此同时,谢松云首先完成了铜覆钢的实验,铜覆钢子弹不仅好用,而且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不比铜的差,甚至实弹效果更强一点,毕竟钢的重量更轻一些。
     而在一完成铜覆钢技术后,谢松云就立刻投入到了火箭筒的设计当中,他的进展非常快,除了偶尔需要去找王连虎问下技术问题,大多数还是靠自己理解去做,没过几天这个图纸就好了。
     等图纸一出来,王连虎就带着谢松云去了铁柱家,再让谢松云和大海叔一起研究了图纸,一些主要的简单部件就由大海叔浇筑,至于复杂的,那就由大海叔生产出毛坯后,再由谢松云手工进行修改,当天,这手动也就是现在实验用的,等到真正生产,那肯定要最少半机械化。
     大海叔现在也算是半个工程师了,他现在对一些武器的生产比以前了解的多,而且对于图纸,也开始慢慢熟悉,尤其是王连虎和谢松云都标准的非常清晰,再加上解释的非常详细,一来二去,这个也就慢慢懂得了一些。
    喜欢。
  

第235章 火箭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