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0章 米克洛什·兹林伊[1/2页]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由于猛攻新札姆基要塞,耗掉了可在好天气征战的宝贵日子。攻下该要塞时,时节已经太晚,不适合在该年剩下的日子打一场大攻城战。于是1661年冬,奥斯曼宰相带兵回到贝尔格莱德,打算隔年春天重启战争。
     此时哈布斯堡王朝指挥官蒙特库科利麾下仅有12,000名士兵,即使有尼古拉·兹林伊的15,000名匈牙利、克罗地亚军队的支援也难与奥斯曼人抗衡。
     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于公元1662年1月,也就是天启四十二年正月,召开帝国议会,提议征召士兵并向德意志和欧洲其他国家寻求帮助。2月,帝国议会最终同意将刚招募的21,000名士兵,派往匈牙利。
     利奥波德一世是鲜明的反对新教的君主,但他又不得不依靠德意志新教君主来提供军事援助。尽管一些新教君主提出抗议,但并没有拒绝提供帮助。截止到4月,勃兰登堡和萨克森同意派遣他们自己的特遣队。一支由3万名巴伐利亚人,7000名勃兰登堡人和萨克森人组成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赴巴尔干。
     同时,应利奥波德一世的邀请,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也象征性的派出了一支6000人的军团,该军团由法国科里尼伯爵和美因茨的约翰·菲利普亲王指挥,士兵们都穿着统一的制服,这种新颖性在欧洲军队中开始变得系统化。因为,在欧洲战场上,大明帝国的军队,旗帜鲜明,一年四季数套军装,随便拉出一支军队都能给人一种精锐的感觉。对于服装的喜好,仿佛已经被刻入了法国人的DNA里了一样,在整个欧洲大陆,他率先开始了模仿。
     1662年5月,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在匈牙利地区分为三支:南部,17,000名匈牙利克罗地亚军队由兹林伊指挥。中央,蒙特库科利的主力军队,共人。北部,约有8,500名士兵由让·路易斯·拉杜特·德·苏奇将军指挥。 并有大约12,500名士兵为保卫北方堡垒做准备。
     帝国一次性投入了大军,可以说是自三十年战争之后,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
     然而联军指挥官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这使得蒙特库科利不得不用他所有的外交技巧保持这支军队的团结。一个特别的复杂因素是他和兹林伊的关系十分糟糕,两人不仅仅是因为兹林伊是个地地道道的匈牙利民族主义者。而接下来在这场战争中他们的关系会变得更糟,因此这支人的军队并不团结。
     由于围攻新札姆基耽误了奥斯曼军队的进攻计划。因此1662年这次出征,大维齐尔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决定不攻击多瑙河沿线,而是循南路往北挺进,沿着往北逶迤的肖普朗丘陵边缘,穿过哈布斯堡王朝辖下匈牙利境内的南部诸县,通向一个名叫维也纳新城的旧镇。维也纳新城是抵达维也纳路上的最后一个大障碍。
     1661年,奥斯曼大维齐尔科普鲁律·艾哈迈德帕夏在多瑙河北侧连战皆捷时,米克洛什·兹林伊已准备攻击南面的奥斯曼人。他先在新兹林堡附近分别于

第700章 米克洛什·兹林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