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带来了多么复杂的情感——爱恨交织。从这一点,朱由校便能推断出这些文化传播所产生的影响之大。在他们眼中,所谓的“黄祸”并不仅仅局限于成吉思汗的铁骑,更多的是对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断吸收世界各国精华的华夏文明的深深恐惧。
......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朱由校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朝鲜这个“邻国”。原来,在朝鲜执政长达二十七年之久的刘沉香(也就是明人刘理顺)突然病倒了。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他漫长的人生岁月里,始终如一地为朝鲜国政的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将朝鲜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即使面对日本被大明帝国彻底收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也毫不退缩,毅然决然地派出了朝鲜国超过半数的军力,奔赴日本。同时,他又顶住了两国朝野的巨大压力,竭尽全力为朝鲜这个国家多争取了数年的国运。然而,随着他的病倒,朝鲜最终还是无法避免地将要并入大明帝国,从此成为了大明版图的一部分,再也没有任何阻碍。
朱由校之所以拖延了如此之久才下定决心收复朝鲜这块失地,其核心原因并非刘理顺或来自朝鲜的李贞妃,而是作为一个经验丰富、成熟稳重的政客,他更希望能够以和平的方式接收一个稳定的朝鲜。
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朝鲜朝堂已经完全被明籍朝鲜人所掌控。在民间,将近一半的朝鲜贫民受到大明帝国移民政策的吸引,纷纷迁往东北地区,这使得朝鲜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如今的朝鲜,光明人就占据了半数人口,全国超过7成的土地全部都属于明人。
于是在天启三十年(1650年)二月,由刘理顺发起的全国公投,便开始向朝鲜八道撒布开来,受到了全国千万百姓的热烈欢迎。
他们早就羡慕琉球早早的成为大明帝国固有领土,那里的子民享受了大明帝国子民的优越福利。
此时的大明地方官府,原琉球籍官员已经不在少数了。而学习了中原文化千年,自认为自己比琉球人更明人的朝鲜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加入大明这个大家庭了。
因此,经过漫长的投票、筛选、读票。终于在八月份,拖着病体的刘理顺,在汉城王宫宣布了结果,超过了百分之九十的国民选择了同意王国加入大明帝国,成为它的一个行省。
对于这个结果早有心理准备的朝鲜国王李瑛,叹了一口气,心平气和的接受了这个结果。
八月中旬,由国王李瑛为首的朝鲜使团,正式路径辽宁、直隶,抵达北京,并于九月中旬,在乾清宫,正式向朱由校递交了合并国书。
经过一番虚伪的推脱之后,朱由校“只能”含泪的同意了全体朝鲜国民的请求,正式将朝鲜国纳入了大明帝国的版图。
喜欢。
第546章 朝鲜纳入帝国版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