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2章 进军乌思藏[2/2页]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洲经济和生态;更是关乎南亚地区的农业灌溉,对该地区无数人的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听完朱由校的这一番讲解,众大臣们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控制这座高原,便是控制了西南、西北乃至更遥远的地区的水资源。没有水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下来,这就是青藏高原最大的资源。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大明决不能失去。
     ......
     当君臣统一思想之后,就不再是考虑入不入藏的问题了,而是该如何一次性解决掉乌斯藏的问题。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必定由政治转化而来,政治决定着战争的目的和强度。
     如何打,很简单。如今的四川一直驻扎着一支七万人的大军,抽出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自东向西,踏平乌斯藏根本不在话下。如果再保险一点,从青海抽调一支骑兵入藏,那绝对就是双保险。
     最终,明廷派出了熟悉西南军务的王三善作为钦差大臣奔赴成都,组建以他和朱燮元为首的征藏大将军府。
     十三年十月,王三善抵达成都,开始组建大将军府。同时,确定了驻川第76、77、78、79、80师为入藏主力部队。同时钦差下令,云南组建一支三万人的土司军。以备后用。
     同年十一月,圣旨抵达青海,顾肇迹接到命令之后,立马开始了聚拢部队。
     由于此时并不是入藏的最佳时期,故四川、云南、青海仅仅只是集结部队,准备入藏物资,以及民夫的招募等等准备工作。
     天启十四年(1634年)三月,王三善与朱燮元在成都发表誓师宣言,明廷正式介入乌斯藏事务。
     四月,先头部队76、77师沿大小金川江正式入藏康区。同时期,顾肇迹亲率103、104骑兵师绕过了昆仑山脉,正式进入乌斯藏。
     四月中旬,钦差大臣王三善率川军其他三个师进入乌斯藏的康区。
     三路明军将于日喀则会师,因为那里是藏巴汗的王宫所在地。
     数万明军入藏之后,一路受到了格鲁派信徒的欢迎。
     当然,有欢迎自然就有反抗的。对于这些反抗的势力,明军自然是以雷霆般的手段直接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六月,76、77师攻占德格、灵藏等地,于十月初抵达昌都。
     刚进入康区的王三善,在甘孜、巴塘、白玉等地连续击败了统治康区的白利土司顿月多尔济的主力部队,七月底,康区全境被王三善占据,白利土司顿月多尔济被俘杀。
     王三善释放了白利土司关押的各派僧人,并安抚百姓,获得各教派徒众的拥护。 接下来,便是进军乌斯藏,消灭藏巴汗政权了。
     八月初,三万明军自康区直入藏区,十月初抵达昌都,与另外两万大军成功会师。
     明军将行军沿途的所有世俗势力均连根拔起。
     明军的入藏的消息一直被封锁着,使得藏南的藏巴汗丹津旺布根本一无所知,也没有第一时间做出任何反应。
    喜欢。
  

第402章 进军乌思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