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四国两藩、长州藩以及广岛藩的纷纷归顺,明廷立刻展现出了高效的应对能力。德岛藩的老藩主蜂须贺家政,被敕封为德岛伯,并担任第二集团军的中将司令。伊达秀宗,则被敕封为宇和伯,担任第二集团军的少将副司令。而蜂须贺忠英,被敕封为四国镇抚使。
长州藩的毛利秀元,以其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被敕封为长州伯,并荣升第三集团军的中将司令。毛利就隆被敕封为集团军少将副司令。最后,广岛藩的浅野长治,被敕封为广岛伯,同时兼任广岛知县。
虽然这些人都获得了爵位和官位,但真实权力却都打了折扣。
除了爵位是受到明国承认,其军职、地方政权管理权都将受到限制,基本权力都是弱于明国派遣而来的副知县亦或者是镇抚副使。
不过,他们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为各自家族的延续都留好了退路。所以,这些人摇身一变,都成为了大明王朝在日本的权力拥护者。自然,其麾下的二十万大军也成为了明军攻略日本的主力部队。
仗打到这里,朱由校的初步目标已经正式达成。
接下来,这二十万胁从军,以及朝鲜军将担当中国地区攻略任务。而明军本土军队将采用蛙跳战术,被海运至日本近畿和关东地区。
......
天启十四年(1634年)三月,五万明军被海运到了大阪港,不到三天,攻下了这座不设防的城市。随后,明军像是进入了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一般,开始朝着四周开始了攻掠。
四月初四,另外五万明军在大阪登陆。自此,近畿地区的明朝大军增加到了十万之众。明朝这一黑虎掏心打法彻底打了日本幕府一个措手不及。好在,这些地方均不是德川家的核心控制区域,即便是全部失守了,对此时的德川家光来说并不算什么。
四月初五,大阪失守。
四月初十,明军抵达京都城。在击退了数股援军之后,明军于四月十三日,攻下了京都,日本明正天皇被俘。
此时焦头烂额的德川家光根本无力救援任何地区,因为幕府已经丧失了所有海上运输以及作战能力。可以说,只要明朝人愿意,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将兵力海运至任何一个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四月中旬,沉寂多年的皇太极撕毁了停战协议,出动了四万大军开始进攻南部家的盛冈城,日本东北地区再度燃起战火。
而真正给予德川家光最后一击的是,同年五月,明军第二批十万人马在加贺国金泽城登陆。
如今的德川幕府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地步,无奈的他,最终做出了将忠于自己的所有军队集结到了德川御三家的水户、尾张、骏河等地,将江户城团团包围起来,准备在祖地与来犯的明军殊死一搏。
喜欢。
第400章 顺者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