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完田产问题之后,我们大明朝的财政状况肯定会明显改善。”
停顿片刻,内阁首辅刘希贤继续说,“不过,王守仁现在就直接升任户部尚书,还是有些不太妥当。
因此,我建议户部尚书的职位暂时空着。
可以让王守仁先以户部左侍郎的身份来管理户部的事务。
有了这个身份,他也能顺利加入内阁,参与朝廷的议事。
以后再找个合适的机会,正式任命他为户部尚书,到时候就能顺理成章地全面掌控户部。”
在户部缺少尚书的情况下,户部左侍郎就可以主持全部事务。
明朝讲究以左为上,左侍郎的地位要高于右侍郎。
虽然左、右侍郎的官阶相同,但在没有尚书的情况下,一般都由左侍郎负责主持日常事务。
甚至有些时候,即便设有尚书,但因为尚书可能身兼内阁职务,他会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内阁的工作中,把具体的事务交给左侍郎来处理,只有遇到特别重大的事情时,才会请示尚书本人做决定。
听到内阁首辅刘希贤这话,高鸿志眉头微微一扬,没吭声。
刘希贤说的没错,户部这地方,确实得找个既有本事又干净的人来管。
不然,底下的人一个个贪得像老鼠,国库再多钱也经不起他们啃。
眼下大明朝收的税越来越多,更得有个靠谱的人坐镇户部,才能把账目理清楚。
“至于礼部,在咱们六部里头,也是排得上号的重要部门。”
“现在礼部尚书的位置还空着。”
“原先的礼部左侍郎严嵩,已经被高阁老拿下。”
“整个礼部,眼下就靠一位右侍郎勉强撑着。”
“老夫觉得,让李循环去礼部,当左侍郎,全权负责礼部事务,再合适不过。”
“而且,李循环当年可是探花出身,进士里的前三名,还在翰林院做过编修。”
“这种资历,做礼部左侍郎,那是正正好好。”
刘希贤顿了顿,神情郑重地看着高鸿志,接着说道:
“这样一来,王守仁进户部当左侍郎,李循环去礼部当左侍郎,两人以侍郎身份入阁参政,安排得妥妥当当。”
“高阁老您看如何?”
兵部尚书谢于乔和刑部尚书王鏊都望着高鸿志。
他们心里也觉得这安排不错。
一来,王守仁和李循环都是高鸿志的人,用起来放心。
二来,这两人确实有真才实学,不是空有头衔的草包。
别人想进内阁,别说高鸿志点头,就连正德皇帝那关都难过去。
可王守仁和李循环不一样,高鸿志支持,皇帝那边多半也不会反对。
这两人进了内阁,对他们三位老臣也有好处。
主动卖个好,高鸿志和皇帝就不会急着把他们踢出内阁。
还能多稳一阵子自己的位置。
“刘公是内阁首辅,又管着吏部,这事本就是您该拿主意的,何必问我?”
高鸿志嘴角微扬,笑着对刘希贤说道。
既然刘希贤主动示好,把两个要职送过来,他当然不会推辞。
喜欢。
第593章 不可多得的杰出青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