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家人辛辛苦苦一整年,用工分换回来稻谷还不够家人顿顿吃白米饭。
想要吃饱肚子,必须加进来一两百斤苞谷混着吃。
更重要的是,每天吃四斤大米还没算老太太口粮。
虽然她现在的胃口很小,陈建国基本给他吃苞谷果腹,一年下来也要两百多斤苞谷。
这么一算,生产队分下来的稻谷跟苞谷减掉所有人口粮后竟然只剩两百来斤苞谷。
以家里两头猪现在的胃口,两百多斤苞谷很可能连半个月都坚持不了。
看着屋子里满脸沮丧的家人,尽管陈建国现在的心情也很不好,但还是打起精神一副势在必得架势道。
“看看你们现在这个样子,就跟我要让你们饿肚子似的。”
“不就是今年生产队少分了几百斤稻谷吗?”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虽然工分少了,生产队分下来的粮食也少了……”
“但那都是为了养好家里的两头猪。”
“等年前咱们把家里的猪给杀了,大不了拿几十斤猪肉去换稻谷,让你们吃个够。”
提到家里的两头猪,几个人脸上的沮丧表情明显变得好看起来。
是啊……
今年生产队分下来的稻谷是少了,但家里多了两头猪,其中一头还是年猪,全都属于自己。
稻谷虽然很值钱,但再贵也比不上猪肉。
到时候随便割几十斤猪肉就能把家里缺少的稻谷换回来。
忙完抢收,生产队就慢慢闲了下来。
陈伟南再次开始了自己烧炭事业。
跟在外面接席相比,烧炭纯粹就是卖苦力,但挣钱多,而且还特别稳定,平均每个月都能有几十块钱收入。
对于缺钱的陈伟南来说,说啥都舍不得放弃。
除非家里的房子全部盖成红砖瓦房,且有了上万块钱存款,陈伟南才有可能不干这个活儿。
一个月时间转瞬即逝,陈伟南跟往常一样把烧好的木炭装进自行车货筐,准备送到县城物资局换钱。
前脚刚出生产队,堂弟陈伟东后脚就骑着自行车跟了上去。
秋收结束后,生产队里的活越来越少。
大伯陈建国给予厚望的红薯地并没有收获到预想中的两三千斤红薯。
因为底肥不足,红薯产量比预想中的要低,将近一亩的自留地竟然只收获了不到两千斤红薯。
加上生产队分下来的苞谷也不多,面对两头猪越来越大的胃口,陈建国只能发动全家人有时间就去外面找猪草。
结果就发现陈建军父子几乎每天都会进山砍柴。
他家人口跟自家差不了多少,就算多喂了两头猪,要多用一些柴去煮猪食,那也没必要天天进山砍柴啊。
而且他们砍回来的木材全都是粗细均匀的杂木棒子,这太反常了。
于是就偷偷摸摸跟在他们身后观察了几次。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陈建军父子竟然在家里烧木炭。
陈伟东第一反应就是找到了对付陈建军父子的把柄,第一时间回家把这这件事儿告诉陈建国,希望能把他们送进去。
喜欢。
第171章 全家人的希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