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志原本想着,这批库存就算再怎么顺利,至少也得花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才能处理完。可谁曾想,这才没几天功夫,东西就卖得差不多了,速度快得让他都有些不敢相信。
看着仓库里所剩无几的货品,秦翔乐呵呵地凑过来,脸上堆满了笑容:34;徐总,您看我说什么来着?咱们这个价钱,连商场里卖的一半都不到,而且咱们这可是正儿八经的老厂生产的货,质量有保证。这么实惠的好东西,大家伙儿能不抢着要吗?34;
听秦翔这么一说,徐大志这才恍然大悟。是啊,他们定的这个价格确实太划算了。要知道现在可是八十年代末,黑白电视机在不少地方还是稀罕物呢,有些偏远地区的老百姓想买都买不着。
徐大志掰着手指头算起来:现在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十块钱,可一台18寸的黑白电视机就要卖到三四百块,贵的甚至要五百多。
就这个价钱,买的还可能是从大城市淘汰下来的二手货。更别提买电视机还得搭上工业券,这工业券也是要花钱买的,里外里算下来,价钱一点都不便宜。
徐大志手里这批电视机,尺寸确实不大,只有十八英寸。搁现在看,这屏幕小得可怜,但在那时候的农村,能有个电视机就不错了,谁还计较屏幕大小啊!
你想啊,这就跟现在买电视一个道理。商场里那些大尺寸电视,什么九十五英寸、一百英寸的,看着是气派,可真正掏钱买的人有几个?大部分人琢磨来琢磨去,最后买的还是五十五英寸、六十五英寸的,条件好点的撑死了买个八十五英寸的。那些超大屏的电视,价格贵得吓人,买的人自然就少了。
那时候的农村更别提了,好多人家连电视机是啥样都没见过。能有个十八英寸的黑白电视,那都是稀罕物件。只要价格够实惠,哪还有卖不出去的道理?后来搞的家电下乡也是这个理儿,送去的电器虽然不是最高档的,但绝对是同类型里最便宜的。
这就是农村市场的特点,跟城里人买东西完全是两码事。
34;哈哈,干得漂亮!34;徐大志乐呵呵地拍了拍秦翔的肩膀,脸上写满了满意。
34;这都是徐总您指导有方!34;秦翔赶紧赔着笑脸,腰都不自觉地弯了几分。他可不敢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在领导面前还是得夹着尾巴做人。
徐大志原本对这批库存产品根本没抱什么希望。这些老式电视机和喇叭在仓库里堆了不知道多少年,积了厚厚一层灰。他寻思着,这么多年的老物件,能有一半能正常开机就不错了,更别提卖出去赚钱了。
这些电子产品款式老旧,功能简单,放在现在根本没人看得上眼。就算低价处理,估计也得卖个一年半载的。徐大志甚至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专门腾出个仓库来堆放这些34;老古董34;。
可谁曾想,这批产品刚拿去各偏远乡镇没几天,就被抢购一空,速度快得让袁军他们直揉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说起来,那个年代的国产货虽然样子土气,功能也不够花哨,但质量那是真的没话说。徐大志记得清清楚楚,村里老张家那台电视机,从自己上小学时就开始用,一直看到自己都参加工作了,整整十五个年头,愣是没出过大毛病。最后
第469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