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7章 科伦坡:海风信仰,交汇之地[1/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再次踏上科伦坡的土地,是一种奇妙的回旋。之前,我像一个匆匆的旅人,从这座城市起步,走向岛屿的茶山与野地。而如今,我像一位归客,带着风尘与记忆,重返印度洋北岸这座多元的港城。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重访,而是一场情感与意识的返航。我曾在这里听见过自由的回响,也曾在城市边缘感受到身份的轻颤。而这一次,我想看清它的魂。
     科伦坡的街道上,欧式石建筑与热带植被并存。这里曾被葡萄牙、荷兰与英国轮番统治,旧城区中依然残留着殖民时期的街名与教堂。我沿着一条通往港口的小巷,走进一间改建自英国警署的书店,店内香气四溢,墙上挂着诗人塔戈尔与锡兰王子的画像。
     我与店主交谈。他是一位混血青年,名叫阿舒克。他告诉我:“我们活在历史的折缝中,有西方的屋檐,也有东方的灵魂。”
     这句话深深触动我。在这座城市里,信仰并不互斥,文化并不冲突,而是像层层浪花,相互交融。阿舒克用旧唱片放了一段锡兰古典旋律,旋律缠绵回荡,我仿佛听见一个民族从战火中站起、从屈辱中开花的节奏。
     离开书店前,他递给我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带上它,或许能在下一个港口读懂斯里兰卡。”我郑重收下,如同收下了他未说出口的故事。
     走出书店,我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站在老巷口看天。日光斜照在砖墙上,墙角的香樟树在微风中发出沙沙响声,那一刻,我仿佛听见整座城市正在轻轻低语。
     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底色,那就必须走进它最繁忙的市场。佩塔市场,正是科伦坡最有烟火气的所在。
     我穿行其中,身旁是大声叫卖的水果商、装香料的小摊、叮当作响的金饰店,还有一排排彩布琳琅满目的纺织铺。空气中混杂着咖喱、丁香与椰子油的气息,每一步都是味觉与视觉的狂欢。
     在一个卖香料的铺子前,我嗅到了熟悉的八角与花椒,那是来自中国的调味记忆。摊主是位身材矮小的老人,他热情招呼我,聊到一半突然问我:“你觉得这市场混乱吗?”
     我一愣,随即摇头。他笑了,眼角褶子舒展:“混乱只是外表,真正的秩序藏在人心里。”
     那一刻,我仿佛听见城市的心脏在跳动。它不需要规矩来定义,只需要人们共同参与。市场,是这座城市灵魂的载体。
     忽然有几只乌鸦从头顶飞过,像是这混乱节奏里的音符,一路盘旋着划向远处的港口。我继续向前,经过卖手工雕像的小摊、孩子们围着糖果转圈的角落,还有青年男子在街角弹着三弦乐器。我看着他们,仿佛看见一整个民族在欢笑中流转着忧伤与希望。
     我走进甘加拉玛寺,这是科伦坡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
     这座庙宇不仅供奉着释迦牟尼的佛像,还陈列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白色的佛塔在阳光下闪耀,游客与僧侣穿行其中,有人静坐冥想,有人绕塔而

第437章 科伦坡:海风信仰,交汇之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