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4章 伊塔哈里:平原边界,田野节拍[1/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离开黑道达时,我几乎有些眷恋。那座安静如琴弦余音的山镇,是旅途中少有的喘息。但我也明白,一曲大地交响不能总留恋低音的宁静,旋律应当不断跃动,迎来下一个主题音符。
     车轮滚下山道,一路颠簸,由浓密林海渐入宽广原野。尼泊尔的东部平原,特莱地区,在晨曦中缓缓展开。稻田一块连着一块,甘蔗林如笔直琴弦般在天地间铺展。我正前往这片土地上的交通枢纽——伊塔哈里。
     它没有历史名胜,却是四通八达的交叉口。它不像古城那样讲述神话,而是每天讲述一件件真实发生的小事。它是大地的神经末梢,是边境之内,人间热浪最先翻滚的地方。
     当车辆驶入伊塔哈里,落日已低。平原的天比山里更广阔也更沉重,晚霞映在田水中,仿佛大地也燃烧起来。
     旅馆老板帕万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笑容干净。他得知我从黑道达来,先是惊讶,后又戏谑地说:“那你得把步伐调快一倍。这里不是山林梦呓,是钢铁与尘土的协奏。”
     我笑说:“我有一本乐谱,城市变节奏,我自然也要换指法。”
     帕万拍拍我肩膀:“那你在这,能听出节拍就不容易。”
     夜晚来临,主街热闹起来。喧闹的摊贩声、人群说笑声、摩托突突声、电线短路的轻爆声——全都像是一曲粗粝而真实的打击乐。
     我走在这城市中,没感到陌生,反而觉得踏实。这里不靠神话维生,而靠车轮、汗水和每一次清晨的响锣重新开篇。那一刻我意识到,在这片没有神圣光环的土地上,依然有生活本身的韵律,每一拍都敲在人心的鼓面上。
     第二天,帕万替我借来一辆摩托,他说:“你若真想懂伊塔哈里,就得往村里钻。城市只是它的嗓音,村庄才是它的肺。”
     我穿过甘蔗林、砖厂与旱地,一路向田野深处驶去。途中,我停在一条满是田埂的小路边。
     一个老农正带着瘦牛犁地。阳光下,他的身影被拉得老长,像一行正在田中缓缓书写的文字。他孙子跑来递奶茶,问我:“你是来拍电影的吗?”
     我摇头:“我是旅行者,在写一本关于地球的书。”
     “地球?我们不认识字,但我们会写田。”老人一边犁地一边说,“一犁一行,我们写得慢,但写得真。”
     我看着水田中牛角划过的波纹,忽然懂了。他们以泥为墨,以牛为笔,每年春种秋收间,书写着一种比文字更真实的生存诗。
     我低头望着那田地,想起自己曾经习惯用键盘和纸笔描述世界,而此刻,这些人却用一整年的日升月落去打磨一段生活,那才是真正沉在泥土里的句子。
     我久久站着,看老农挥鞭、牛步缓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我心头。那一瞬,我仿佛听见大地深处的音符,从犁头那端轻轻响起。
     午后,我步入村边河流,远远就听见一群女人在水边洗衣、说笑。她们看我这个异乡人,不但不避讳,还邀请我一起坐。
     “你从哪里来?”
     “中国。”
     “哎呀!我家亲戚在你们那修桥呢!”
     她们围

第424章 伊塔哈里:平原边界,田野节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