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4章 工布江达:风火河谷,山影风骨[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拿出笔,把它默默写进《》的空白页。
     第三天,我沿着尼洋河步行,从县城走到河湾深处的一片无人林地。河水清浅,却流速极快,河道两侧杂树参差,有橡树、青杨,也有不知名的灌木,春意已显。
     一位正在采野菜的阿妈告诉我,每年三月,尼洋河边都会出现“镜花水影”的奇景。她指着不远处的水潭说:“你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过去的自己。”
     “过去的自己?”我惊讶地问。
     她却不再多言,只笑着把篮子提走。
     我站在河边的石头上,低头看水。水面平稳,倒影却隐约浮动出一个模糊的影子,那一刻,我竟真的觉得那不是我现在的模样。
     是我刚踏上旅程时的我?是那个站在黄河岸边发呆的我?还是在南迦巴瓦之巅仰望的我?
     我无法确认。
     但我知道,工布江达的水不是普通的水,它流的不只是雪山的雪,它流的是藏东南的岁月,是一座座小县城里,从未被听见的低语。
     傍晚时分,我决定走一段“藏王古道”的遗迹。那是工布江达流传下来的旧路,据说古工布王朝的使者、僧人、商人都曾走过这条山道,从这出发,连接林芝、米林乃至更远的雅江谷地。
     古道已不再完整,只剩残破石板与塌陷土坡,但我还是执意一人走了上去。没有人声,只有鸟鸣和松林在风中的摇响。
     走到半山腰,我望见远处的县城在暮色中沉静如画,尼洋河折出一道银带。
     忽然间,我听见身后山风里仿佛传来藏语吟诵,那种带有节奏的颂词如钟声般敲入耳中。
     我驻足不动,只听心跳一下一下落在脚下泥土上。
     那一刻,我不再是旅行者,而是这条古道上的一粒沙、一滴露、一页回响。
     回到客栈后,我摊开《》,开始记录这一章。
     我写道:
     “工布江达,是一块介于风与火、水与雪之间的土地。 它没有华丽的门面,却有一颗炼刀的心。 它的风安静,火却热烈。 它不引人注目,却让人一住便难忘。”
     我终于明白,那些地图上不显眼的地名,其实往往是最真实、最深刻的旅途支点。它们不需雕饰,因为它们本身就拥有构建旅人记忆的原力。
     我看着窗外,那条隐在树影中的尼洋河,又在低声吟唱。它不会大声说话,它只会日夜流淌,把藏地的心声,流向更远的地方。
     清晨,我再次出发,踏上前往米林的路。
     那是一片被誉为“藏地最早春天”的地方,是桃花与雪山共舞之境,是高原和江南在西藏最温柔的缠绕。
     我站在车窗边,看着远山逐渐放低身姿,阳光照在尼洋河面上,如银练滚动。我知道,这将是另一段节奏更缓、色彩更亮的篇章。
     我轻轻在书页上写下:
     “工布江达,是那段没有高潮,却温热心脏的间奏。”
     而前方的米林,正在召唤我走入一场更明媚的梦境。
    喜欢。
  

第414章 工布江达:风火河谷,山影风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