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吴阿蒙。
北疆的天光刚刚泛白,我已站在阿勒泰的土地上。昨夜,旅馆窗外的星河仿佛低垂在小镇屋顶,空气里带着雪山的寒意和森林的清香。这里是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下,是中国版图的极北角,也是无数游牧者、开拓者、流浪者梦中的金山银水之乡。
阿勒泰,这座名字意为“金色的山”的城市,既有草原的辽阔,也有雪峰的挺拔、森林的幽深、湖泊的纯净。踏上这片土地,心中只觉胸怀骤然开阔,所有漂泊仿佛都有了归处。
我在《》的地图上郑重落笔:
“第337章,阿勒泰。
金山银水,牧歌家园,
这是北疆最辽阔的梦,也是最温柔的归宿。”
一、金山银水:天造地设的壮美
阿勒泰,四面环山。西有阿尔泰山雪峰耸立,终年冰雪不化;东临准噶尔盆地,沙海与草原交错。额尔齐斯河如一条蓝色飘带自西北蜿蜒东去,滋养着两岸的绿洲和村落。夏季的阿勒泰,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牧歌世界;冬季则是雪原千里、冰封银装的童话。
清晨,我驱车沿着额尔齐斯河岸行走。河水清澈见底,阳光下波光粼粼。河边的哈萨克毡房依偎在杨树林下,羊群像白色的云絮点缀草原。牧民在河边汲水、清洗、放牧,孩子们在水边奔跑、钓鱼、捡石头,笑声随风飘得很远。
远处的阿尔泰山,在晨雾中神秘莫测。山腰林海苍翠,雪线以下是辽阔的草场和松林。偶尔有野鹿、雪兔、狐狸出没,鹰在高空盘旋。山谷深处,冰川溶水滋养着大地,形成数不清的湖泊、溪流和沼泽,那是阿勒泰最动人的风景线。
我写下:
“金山银水,造化钟灵。
一条河流、一道雪线、一块草原
便足以安放全部的乡愁。”
二、游牧家园:哈萨克牧歌与图瓦传说
阿勒泰最动人的,是牧民的生活画卷。哈萨克牧民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冬夏转场。每年春天,牧群离开冬窝子,穿越雪原、森林、河谷,迁徙到高山牧场。到了秋末,再带着牛羊南下,抵御北风严寒。哈萨克的毡房、牛羊、骆驼、马队、狗群,组成草原最动人的风景。
我受邀做客于一户牧民人家。女主人为我端来热腾腾的奶茶和手抓肉,男主人带我参观羊圈、马棚和酿奶酒的棚屋。帐篷内火塘正旺,墙上挂着马鞍、冬不拉和图瓦人的手工皮具。大人们讲述着牧民英雄的故事,老人唱着悠扬的长调。夜晚,大家围着篝火弹唱、跳舞,孩子们在草原上追逐月光。
在阿勒泰的深山里,还生活着少数图瓦人。他们以游猎、放牧、手工艺为生,会用马头琴弹唱草原古歌。村落间,木屋、桦树林、桦皮船、狗拉雪橇、皮帽皮靴,一切都透着北疆游牧民族的原始与浪漫。
我写下:
“牧歌,是流动的史诗
家在毡房、心在草原
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曾离开家园。”
三、林海雪原:原始森林的守望与秘密
阿勒泰的森林,是北疆大地的另一种深情。浩瀚的针叶林和桦树林从山麓一直延展到高山雪线。春夏季节,林中百花盛开,蘑菇、野果、松子遍地。秋天时桦叶金黄,山林像被阳光点燃。到了冬天,这里便是无边的雪原,白桦林、松林、冰湖、雾凇,成了摄影师和诗人心中的仙境。
我跟随森林护林员巡山。他们肩背猎枪、手提柴刀,带着牧羊犬在林间巡查,既防火防盗,也守护野生动物。护林员
第337章 阿勒泰:金山银水,流浪归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