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7章 焦作:山煤并生的双重奏,太行之阳的人间光[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是每一位漂泊人回家时心中的一盏灯;
     她不说话,却始终滚烫。”
     四、焦作大学与转型中的青年:从煤到梦的跃迁
     第四天,我来到焦作大学。
     这座城市里为数不多的高等学府,正在招收一批又一批来自山区和平原的孩子。他们不是为矿井而来,而是为未来。
     我在图书馆遇到一位学地质的男生。他说:“爷爷下矿,我读矿。只不过他挖煤,我挖数据。”
     我笑:“你不怕以后没用武之地?”
     他摇头:“焦作在变,我们也在变。我不怕找不到地面,我只怕失去地心。”
     我写下:
     “焦作的年轻人,不只想往上爬,
     他们还想向内挖,
     在每一次变化中,找准自己的脉。”
     五、太行脚下的暮色归人
     最后一晚,我走出城区,站在山脚,看远方灯光一盏盏亮起。
     一辆电动车慢慢驶过,车后载着一个女孩与一袋米。女孩笑着问:“爸,咱家今晚吃炖豆腐吗?”
     男人答:“吃,还炒你爱吃的黄花菜。”
     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焦作的根。
     不是煤,不是山,不是风光。
     而是人。
     是那些走过矿井的手、捧着饭碗的笑、在山下筑屋的人。
     我写下:
     “焦作的归,不在地标,
     在每一条灯亮的回家路上;
     她是人间一盏,
     照亮了沉重与温柔同行的方式。”
     山与火之间·地图落笔·下一站洛阳
     五天焦作之行,我在矿道里看黑,在云台山看绿,在老街喝汤,在青年眼里看远方。
     这是一座看似对立、实则并行的城市,
     她既有煤的硬度,也有山的包容;
     她既记得出汗的年代,也书写梦想的篇章。
     我摊开《》地图,在太行山南、黄河南岸、煤与绿交融之处郑重落笔:
     “第217章,焦作已记。
     她是一段从地心走出的交响,
     也是山风中缓缓转调的温情。”
     下一站,是洛阳。
     我要西行,进入十三朝古都,去听一听盛唐风骨的回声,去看一看牡丹花开背后的荣与落。
     我背起行囊,轻声说:
     “火已归,花将开——洛阳,我来了。”
    喜欢。
  

第217章 焦作:山煤并生的双重奏,太行之阳的人间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