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3章 永州:潇湘余韵:古调低吟与南山愁色的文脉对位章[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子带着宋明遗风。屋檐下吊着红灯笼,淡淡灯光透出一种时间静止的味道。店铺不多,多是老裁缝、糖画铺、纸伞铺,掌柜们都不急不缓,仿佛世界节奏与这里无关。
     一位卖油纸伞的老太太告诉我:“这些伞,不是为了遮雨,是为了留影。”
     我问:“留谁的影?”
     她看着街角的水洼,说:“留曾经走过这里人的影子。”
     我走在老巷里,心里一片安静。耳边偶尔传来细雨拍伞声,如同旧梦中反复响起的一段副歌。
     我写下:
     “永州的老街,是时间的书签。它不翻页,却记得章节;不张扬,却安置着无数漂泊者心中的轻叹。”
     四、南山瑶寨:石中开花,山中藏歌
     城市之外,我沿着蜿蜒山道来到南山瑶寨。
     山势起伏,屋舍错落,女人们身着盛装,在院前晾晒蓝靛织布,小孩在山坡上放风筝,风筝的线缠在松树枝上,像天空对山岭的依次示爱。
     寨中传来瑶歌低吟,是一种没有旋律,却有情绪的吟唱。我听不懂歌词,但能感到其中的爱、苦、等待、怀念,像是山在说话。
     寨子里一位中年男子领我参观祖祠,他说:“山是我们心里的人,我们歌不为唱给谁听,是唱给山听的。”
     我问:“你们常下山吗?”
     他说:“偶尔。但回来,才是歌开始的地方。”
     我写下:
     “永州的瑶寨,是歌的根,是山的耳朵,是时间之外的存在。它不求听懂,只求被听见。每一句,都是回到土地后的自语。”
     五、地图与古调对位章的落笔低音
     夜晚,我站在濂溪书院旧址,望着远山隐隐,夜风携水汽微凉。
     我摊开地图,永州的名字像一枚旧印章,印在湖南南部的山谷中,不刺眼,却难以忘。
     我写下:
     “永州,是《》中一章低音调的对位。它以诗为骨,以水为脉,以山为声,让所有浮躁都沉静,让所有杂音都归一。它不急于向世界亮相,却足以让人驻足、回望、再三咀嚼。”
     我轻声说:
     “下一站,是邵阳。
     一座山河交汇、文化兼容、既有硬骨亦藏热血的湖湘脊梁之城。”
    喜欢。
  

第83章 永州:潇湘余韵:古调低吟与南山愁色的文脉对位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