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章 汕头:潮汕故音、骑楼商道与家国两地的归来之音[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条回家的街。”
     三、老妈宫:信仰不言,却镇在心里
     信仰,在潮汕是一件很朴素的事。
     我在老妈宫里看到一群人安静地烧香,没有讲解员,也没有高香,只是三炷清香、一碗米酒、一张祈福纸。
     一位中年人带着小女儿来上香,他在女儿耳边低语:“跟阿妈讲声新年好。”
     我问他:“信仰对你来说是什么?”
     他答:“我们是海边人,怕海,但不怕回家。妈祖就是家的那盏灯。”
     我写下:
     “信仰不是用来说服谁的,而是用来渡自己。汕头的庙不高,香不重,但人心知道往哪拜,便足够。”
     四、潮汕功夫茶:茶不为喝,话不为讲
     在汕头,喝茶是生活的骨头。
     我被一位潮汕朋友请去他家里坐茶。他说:“你不是客人,是路人,但既然进门,就要喝茶。”
     茶具复杂,一套十余件,烧水、洗杯、温壶、起泡、奉茶,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可真正让我沉下心的,不是茶香,而是他们喝茶时那种“无言的热络”。聊天不多,句句都留白。
     我问他:“你们天天这样?”
     他说:“我们潮汕人,讲话要留口,做事要留步,喝茶要留味。”
     我写下:
     “潮汕人不讲浮夸,他们用一泡茶,一句半话,一张白凳,守住一个家,也守住一个村落的秩序。”
     五、地图与乡音归航的低音章
     夜里,我摊开地图,将厦门与汕头之间的路线连起。
     这一段,不是旅程的高点,但却是一种回声的低频回放。是中国东南的故音,是闽南语尾音未落,潮汕话已起的语言交接处,也是从琴声到茶声,从漂泊到回归的轨道转折点。
     我写下:
     “汕头是《》中的归航之章,它不是结束,而是转音。在这里,古骑楼写商路,老口音唱乡曲,茶桌不谈理想,桌下却藏着一代人的归心。”
     风起了,茶未凉,故事未完。
     我轻声说:
     “下一站,往南走,不远处是揭阳。
     一个藏着宋韵古桥、潮绣繁花的宁静章口。”
    喜欢。
  

第64章 汕头:潮汕故音、骑楼商道与家国两地的归来之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