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章 扬州:盐商故巷、瘦西湖畔与扬一益二的沉浮余香[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五联,亭阁五座。站在桥上,能看见对岸的白塔静立如山影,湖心荡起一圈圈涟漪。
     一位身着长衫的画师正伏在桥头写生,身旁搁着一幅已完成的《瘦西湖春晓》。我向他点头,他回我一笑。
     “你是外地人?”
     “嗯,写书的,走地图来的。”
     他顿了顿,轻声说:“那你记下这句:瘦西湖,湖不在水,在意。”
     我看他笔下的湖,倒影涂着春烟,水鸟轻点墨色,一切都不浓,却有气。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扬州人的美学,是薄如蝉翼,却骨气未减半分。
     四、盐商宅院的幽墙余韵
     扬州的盐业,曾撑起一个南北商路的半边天。
     我按照马老板给的指引,找到了一处保存尚好的清代盐商大宅——“陆家巷”。
     大宅坐北朝南,三进三院,门楣砖雕复杂至极,墙角花窗藏着桃形图案与“盐”字暗号。导览员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师傅,说话缓慢却字字有根。
     “盐商不是贩夫走卒,是帝王的账房。银子从这里出去,换来的是山西、山东、浙江的大运。”
     我问:“那后来呢?”
     他叹道:“朝廷禁商、内乱、战火、铁路替代运河,一桩桩都在削弱扬州的经脉。到民国末年,最后几户盐商也凋零了。”
     他说着推开一扇小门,让我看见宅后的花园——一池春水,老井犹在,井旁桂树花香未散。
     我站在井前,默然良久。
     地图的每一处地名背后,都有这样一口“历史的井”,静静躺着,等一个写字的人来打捞。
     五、·扬州章记
     夜色降临时,我回到东关街小院,坐在廊下写笔记。
     灯下摊开的地图中,扬州那一格像是一封未封口的信,细节太多,语言太少。
     我在笔记页上写下:
     “扬州是一座收得住柔情,也撑得起风骨的城市。纸马、盐巷、瘦湖、高墙,皆非景点,而是叙事骨架。在此收拢了一段:如何用一碗清茶抵过商贾千金。”
     窗外,小贩的叫卖声渐息,柳丝在微风中摆动。那只从纸马铺带回来的蓝纸马静静地伏在我书页上,仿佛它也懂得了,这场旅途不只是地理,是与世界一一告别、并再度问候的过程。
    喜欢。
  

第51章 扬州:盐商故巷、瘦西湖畔与扬一益二的沉浮余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