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玉溪:九山映水、烟火湖城与田园工业的边界重塑[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往西郊研和镇,这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小镇,以彝族为主,亦有汉、哈尼、回等族。
     镇上正举办“火把节”前的预热活动。夜幕降临,村口架起篝火,年轻人围火起舞,女子穿着彩裙银饰,跳着旋转翻跳的“阿细舞”。
     我跟一位当地年轻人聊天,他叫阿格,是个会说汉话的彝族小伙。
     他说:“白天种地,晚上唱歌。我们这儿人不会太累。”
     我问:“那你们看玉溪市呢?”
     他一笑:“那是城,我们这儿是心。”
     他说这话时,火光照亮他脸庞,那是一种不被钢筋水泥框住的自由。
     我写下:
     “城市像骨架,而山镇是骨髓。一个城市若没有这样的心脏,它活着也冷。”
     四、峨山彝族自治县:遗落山岭的石头房
     我继续前行,来到玉溪东南角的峨山彝族自治县。
     这里少有人至,群山绵延,梯田层层如曲线流动。村民多仍居石头房屋,房前屋后种满玉米、豆类和茶。
     我住进一户老人的家中,他姓龙,是本地少数民族老党员。
     我问他对外头世界怎么看。
     他说:“外头快,里头慢。外头热,里头冷。但山上人心不乱,种得下地,养得起人。”
     我陪他下地挖红薯,地软,草香,汗湿衣背,却满是踏实。
     那夜,他在火塘前煮茶,递我一杯。
     “我们这儿茶不讲究,不苦,不香,不争。”
     我轻啜一口,确如他所言,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山之清骨。
     五、地图与湖光烟火的中音章
     我回到市区,夜宿在玉溪老城一间挂满老照片的茶馆里。窗外是江畔,灯光如波。
     我在纸上摊开地图,红笔连起抚仙湖、红塔、研和、峨山四地。整个玉溪地貌如一枚被水润过的青铜镜,中央深、边缘亮。
     我写下:
     “玉溪是一座安静地生长的城市。它不追名,却有根;不张扬,却有光。《》在此奏响中音章,不快不慢,如云走山间,如烟升水上。它以湖作眼,以烟为骨,以山养心,是滇中最温柔的韵脚。”
     我放下笔,望着茶汤最后一滴从壶口滑落,仿佛听见一个声音低语:
     “你走得再远,也要记得水的味道。”
    喜欢。
  

第21章 玉溪:九山映水、烟火湖城与田园工业的边界重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