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14章 戴雨龙出手了(一)[1/2页]

我在抗日卖军火 海棠花开在冬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在约瑟夫眼中,苏联虽然深陷战争泥潭,但依旧是幅员辽阔、底蕴深厚的大国,背后还有美英等西方盟友的支持,自认为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他的观念里,八路军不过是一支活跃在中国的抗日武装力量,与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相比,实力和地位悬殊巨大,根本没有资格与苏联以平等姿态进行交易。
     在跟美英的谈判中,苏联尽管付出黄金,但美英基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局和自身战略利益考量,会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与配合,
     而八路军在苏联看来,既没有强大的国家实力背书,也缺乏足够的国际影响力,这种认知导致他本能地对与八路军交易产生抵触情绪。其实这就是一种大国思维。
     反观八路军,在林毅的建议下,秉持着 “不见兔子不撒鹰” 的务实原则。你想要货那就必须得给钱,还是得黄金,你们自己的卢布我们肯定是不要的,那玩意就跟废纸一样。
     虽然上次与八路军签订条约时,关于粮食和武器的密约已用黄金完成货款支付,但约瑟夫似乎故意遗忘了此事。
     但是经过再三考量,他最终决定再次派遣莫洛托夫前往大同一趟,目的是购买各类车辆与武器装备,以组建新部队投入到莫斯科保卫战中,毕竟保卫莫斯科比他本人的脸面更重要。
     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收到八路军的回电时,难掩内心喜悦。他可是知道八路军此前赠送给他们的的五枚新型水雷,在德国海军内部引发了怎样的震动。
     其中一枚新型水雷被部署到斯卡帕湾一举炸沉英国“胜利号”航母,如此战果令德国海军上下震惊不已。
     然而,德国海军召集了大量专家,耗费一个多月时间,绞尽脑汁也没有能破解这种水雷的奥秘。
     无奈之下,海军司令约德尔向德国那位“强人”请示后,给陶德曼发电报,言辞急切地要求尽可能多地买一些新型水雷,而且多多益善。
     尽管八路军在回电中承诺每月提供300枚,但这一数量让陶德曼颇为不满。毕竟德国,在原本的历史中,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就部署了超80万枚水雷,相较之下,这每月300枚的供给,实在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德国海军的迫切需求 。
     虽然德国海军的规模不大,但是作战任务可是真的不少,他们要在北大西洋与中大西洋切断英国与北美、非洲的物资补给线,那里英国商船队往来频繁,德国U艇组成的“狼群”必须时刻游弋,寻找机会发动突袭。
     要在在南大西洋与加勒比海,打击从南美到英国的商船,这片海域广阔且盟军反潜力量薄弱,却也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北冰洋海域,他们要攻击盟军向苏联运输物资的生命线,极寒的气候与盟军严密的护航编队,都让作战充满风险;
     在地中海,德国海军需要控制航线,阻止盟军向北非战场运输物资,与意大利海军协同对抗英国地中海舰队;
     在黑海海域,德国海军要封锁苏联黑海舰队,并袭击苏联沿岸港口及运输线,时刻提防苏联舰艇的反击;
     在波罗的海海域,保障德国本土与北欧如瑞典、丹麦的航运安全,同时防范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的威胁;

第714章 戴雨龙出手了(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