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4章 第四师团的后台[2/2页]

我在抗日卖军火 海棠花开在冬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尼西林。”
     东久迩稔彦亲王收到第四师团的电报时大为震惊,没想到此次交易能换来如此大量的盘尼西林,这对陷入物资困境的日军而言堪称意外之喜。
     对于需用大量军火交换的问题,他并没有多想——在他认知里,日本军工体系庞大,生产几万支步枪不过是流水线的日常操作,即便短期调拨一批武器,也丝毫不影响帝国军备储备。
     抱着这种心态,他立即给北野宪造发电报,要求无条件接受这笔交易。 亲王的考量很现实:盘尼西林作为战时稀缺的救命药品,能大幅降低伤兵死亡率,对前线战力维系的重要性远超普通步枪。
     更何况,日军在东南亚战场已缴获海量美制M1步枪、英制李·恩菲尔德步枪,这些武器虽然不符合日军制式标准,却恰好可武装缅甸、菲律宾等地的傀儡军队,而且也可以运回本土给当做训练步枪也不是不可以。
     如此一来,既能避免缴获武器闲置浪费,又能借伪军之手维持占领区治安,节省日军自身的弹药消耗。
     在他看来,用“过剩”的步枪换取急需的药品,既能解当下医疗之急,又能优化装备配置,堪称一箭双雕的“划算买卖”,因此他毫不犹豫便拍板促成了这次交换。
     东久迩宫朝彦亲王知道这100 多万支盘尼西林的大订单,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单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搞不定。况且,这么大的利益,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吃得下的。
     他果断拨通了两个哥哥的电话。朝香宫鸠彦王和梨本宫守正王,同样身为日本陆军大将的兄弟,在军中也是颇具势力。电话里,朝彦亲王言辞恳切,希望哥哥们能助他一臂之力,三人联手,共同拿下这笔大买卖。两位哥哥略作思索,便应承下来,毕竟这种 “好事”,三兄弟一起干,才更稳当。
     三人商量完后决定九九式步枪全部从满洲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制钢所调用库存。而九九式轻机枪、92 式重机枪以及 92 式步兵炮,则计划从日本本土调拨。敲定这些细节后,三兄弟摩拳擦掌,眼中满是对这笔 “大生意” 的期待。
     这个满洲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制钢所的前身,正是中国近代赫赫有名的奉天兵工厂。这座始建于 1921 年的兵工厂,在张作霖主政东北时期迅速崛起,一度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兵工企业之一,能生产步枪、机枪、火炮等多种武器,年产步枪可达 6 万支,各式火炮 150 门。
     然而,“九一八事变” 后,奉天兵工厂落入日军之手,日本住友财阀随即对其进行改造,将其纳入日本军工生产体系,更名为满洲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制钢所。
     此后,日本不断扩充产能,从日本本土调来先进设备与技术人员,还强迫大量中国劳工日夜劳作。
    喜欢。
  

第704章 第四师团的后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