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家直接采购,走集装箱运输与正规报关流程。
但有时候碰上急需的货品或对于林毅来说不值得折腾的小批量订单,他更倾向于交给穆卡拉当地的国内批发商处理。这类订单在林毅的供应链版图中不过是“九牛一毛”——比如几箱应急药品、数十套维修工具,或是百来台机械,放在他日均数千吨的物资量里几乎不值一提。
可落在穆卡拉的批发商眼里,这些订单却是实打实的“香饽饽”。以张兴强为例,林毅随手甩出的一张包含二十台大功率抽水泵以及零配件的清单,就能抵得上他小店半个月的流水;
更别提林毅从不压价、款到即付的爽快作风,比之当地采购商动辄三个月的账期,简直是雪中送炭。
也正因如此,每当林毅的越野车停在他批发店门口,张兴强总会笑出满脸褶子——这位大客户指尖夹着的不是订单,而是真金白银堆出的“生存机会”。
何况林毅更愿意直接把订单甩给张老板 —— 让这位中间商替自己跑腿采买,远比亲自穿梭于穆卡拉的各种供货商之间高效得多。
对他而言,时间才是最昂贵的成本:亲自询价、比价、调货的工夫,足够他在八路军这边或者国内搞定一笔更大的生意。
与其把精力耗在寻找一些规模不大的物资上,不如让张老板利用本地人脉快速整合资源 —— 对方赚个差价,自己节省时间,各取所需的买卖远比亲力亲为划算。
张老板自然也深谙此道。每次接过林毅的订单,他都清楚这看似 “随手甩来” 的小生意,实则是对方对自己 “地头蛇” 能力的认可。
就像今晚,当林毅把写着滤水器、水泵、牛排、餐具、桶装水、瓶装水、储水罐等物资的清单推过来时,他眼里闪过的不仅是利润,更是一种被纳入 “大玩家” 供应链的微妙荣耀。毕竟在穆卡拉,能给这位出手阔绰的大客户当中间商,相当于在动荡的市场里攥住了一张难得的 “安全牌”。
事情果然如林毅预期般顺利,凌晨两点林毅的电话便响了起来:“林老板,物资全备齐了!已经按您吩咐送到物资仓库,一样不少!”
林毅赶到仓库时,只见仓库门口的一排货车正敞开后厢,桶装水、瓶装水、冷冻牛排、滤水器等物资码放得整整齐齐。他快速查验了货品质量,确认无误后,便爽快地将货款转给了张老板。
待卸完货张老板的货车驶离,林毅便带着这些物资直接回到了基地仓库内,然后又跑了一趟把仓库内准备的货物也运了回来。
第二天破晓时分,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苏参谋长就紧急调派了一个装备精良的连队,护送林毅去往大同。
其实以林毅的身手和经验,独自去大同也不是难事,但八路军上下对这位关键人物的安危高度重视。
喜欢。
第678章 林毅的阴谋(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