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三百五十五章 会面(1)[2/2页]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飞龙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顾使君此举,绝非末将之意,更非监视大王。”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显得推心置腹:“大王有所不知,那德阳乃交通要冲,近日附近流寇山匪颇多,顾使君一片赤诚,深恐惊扰了大王虎威,这才主动移营德阳,名为协防,实为屏藩,替大王扫清侧翼之扰啊!
     此心天日可表,还请大王明察!”一番话滴水不漏,把监视美化成护卫,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显得他王建处处为李倚着想。
     李倚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哦?顾使君如此‘体恤,本王倒要‘多谢他了。”他故意在“体恤”和“多谢”上加重了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王建,意有所指:“说起来,王节帅与逆贼田令孜渊源颇深,昔日更是父子相称。如今立场相悖,节帅心中,可曾有过半分犹疑?”这既是试探,也是提醒王建别忘了自己的“污点”。
     王建闻言,脸上那完美的笑容终于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僵硬,眼底深处寒光一闪而逝。
     但他反应极快,立刻换上一副痛心疾首又无比忠诚的表情:“大王!义父…不,田令孜那阉竖!昔日蒙蔽圣聪,祸乱朝纲,早已与末将恩断义绝!
     末将此番领兵,正是要为圣上、为朝廷除此大害!大王此言,莫非是疑我王建之心?”他声音拔高,带着被误解的悲愤,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演技堪称炉火纯青。
     周庠适时上前半步,拱手温言道:“大王明鉴。我家大帅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昭。田令孜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大帅与之决裂,正是大义灭亲之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顾使君驻军德阳,确为保境安民,绝无他意。兵法云‘未虑胜先虑败,保障大王后路无忧,亦是应有之义。”他引经据典,将王建的算计粉饰得冠冕堂皇。
     李倚被这二人一唱一和,堵得一时语塞。王建的老辣和周庠的圆滑配合无间,他虽知对方底细,但在这种场面交锋上,经验终究逊了一筹,气势隐隐被对方压制。
     就在这微妙的僵持时刻,坐在李倚旁边的张承业,这位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清正刚毅的宦官,突然踏前半步,对着王建微微躬身,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王节帅一片拳拳之心,大王自然知晓。顾使君‘护卫之功,大王改日定当专程‘谢过。”
     张承业特意加重了“谢过”二字,平静的目光直视王建,仿佛在说:你的把戏我们清楚,但这层遮羞布我们暂时认了。
     他身为皇室内供奉,深得皇室信任,其“忠心体国”的名声在外,他站出来代表李倚表态,分量极重,瞬间将李倚从被动的辩解中拉回,重新掌握了“认可”与“不认可”的主动权。
     几乎在张承业话音落下的同时,李振立刻抓住时机,将话题引向更实际的层面。他轻咳一声,对着王建和李倚拱手道:“王节帅忠心可嘉,大王英明烛照。然则当前贼势正炽,山行章、杨晟收拢部众在蒙阳、三交一带集结,兵锋直指汉州。
     此二贼依附田、陈,为虎作伥,实乃心腹大患。当此之时,大王与王节帅同为国家柱石,何不暂搁细务,共商破敌良策?若能合力击溃山、杨二贼,则田、陈羽翼顿失,成都门户洞开,岂非两全其美?”
    喜欢。
  

三百五十五章 会面(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