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然不会!
     崔玉蘅怎么会真的考虑和他在一起的可能性。
     敢这么说,是因为按照原书中她所记得的为数不多的情节中,马上她就要去梧州探望祖母了。
     祖父早早就去世,祖母对她很是喜爱,在原书中并未提及,但崔玉蘅是记得的。
     况且梧州很好玩,她早就在京都待不下去了了,正好避开温亭骤。
     听了她的回答,温亭骤略略放心了,这才留下两个信封离开。
     等回了府,崔玉蘅就急匆匆吩咐下去:“套车,套车,东西都收拾妥了吗?”
     “小姐,不是说好了三天后出发的吗,怎的如此急?”戚嬷嬷还在纳闷,难道自己是上了年纪。坐一会儿都能睡着。
     “明天就走。”再不走,这温亭骤没完没了了,还是离远点,天高皇帝远,他也伸手莫及。
     能在梧州找个合适的夫婿嫁了也不错。
     打着这样的主意,崔玉蘅火烧屁股般一刻也等不及。
     戚嬷嬷只能压下心里的异样,赶紧去准备,这时候去,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搞不好会在那边过年。
     车队浩浩荡荡,驶离了京都,出城门的那一刻,心都跟着自由起来。
     这一去,路途不算近,因此往常都是玩很久才会回来。
     外面落叶萧萧,车轮碾过树叶,其实她们的马车已经算是很舒服的了,但崔玉蘅还是不喜欢,颠的人都有些晕马车了。
     菱歌几乎没怎么出过远门,吐得天昏地暗,不得已,就安排她到后面的大马车里面躺着。
     戚嬷嬷好一点,但脸色蜡黄,精神不济,崔玉蘅也安排去歇着了。
     现在是南星在身边伺候,她就发现这个小丫鬟很有趣,经常是一副呆滞的模样。
     但又身怀高超医术,有种扫地僧的感觉,她记得原书中没有这个人呢。
     看来,剧情之外,也有很多人在精彩的活着,她决定等以后自己找到退路了,给南星好好安排一下。
     南星在调制清凉膏,给晕车的仆从们用,只是被崔玉蘅的眼神盯得难受,生怕她起了疑。
     其实崔玉蘅很快就转移了视线,官道并不是那种干净坚硬的石头路,实质上还是土路。
     因此行动间尘土飞扬,并不能自在地往外面看,不然要吃一口灰。
     中途的时候,终于一座小镇休息,在外面起锅烧灶什么的,不需要那么辛苦,安全更重要。
     车队在客栈安置了,崔玉蘅才蹙着眉头,从楼上往下面看:“怎会有如此多的流民?”
     刚出京都的几个城镇是没有这种迹象的,最多是有乞丐,但在路上,就可以见到流民逐渐朝京都方向涌去。
     而这里显然更多,他们涌进城里。
     即使她再什么都不懂,也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没有道理可以拦住消息。
     也不该在京都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崔玉蘅隐隐感觉事情不对头,只能尽量去回想原书剧情,可恶,那种种马后宫文谁要看啊!
     看她神色凝重,南星捧了茶来:“小姐,怎么了?要不要歇会儿?”
     崔玉蘅接过茶,喝了一口,被她这呆愣的表情

第39章 流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