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将手机屏幕熄灭,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细微的摩擦声。窗外那栋闪烁红光的信号塔依旧规律明灭,频率恰好与“潜力挖掘预警”中残留的倒计时波动一致。他没有开灯,只凭记忆打开笔记本,输入“”四个字符,回车后弹出的空白搜索页像是某种无声嘲讽。
林悦的消息在凌晨五点抵达:“数据中心的访问申请被驳回,理由是‘安全审计期暂停外部核查。”她附了一张截图,审批系统右下角的时间戳停在03:47,与他昨夜分析画面的结束时刻完全重合。这不是巧合,是回应——对方已经察觉他们的动作。
他调出“碎片收集兑换”界面,紫光碎片悬浮在虚拟格槽中,表面泛起微弱的波纹。当沈逸将其拖入频段匹配模块时,碎片边缘骤然震颤,锁定一段极窄的加密频段,编号尾数正是“”。系统提示:【信号源存在物理定位可能,建议结合环境数据交叉验证】。
“不是巧合。”他低声说,合上面板。
清晨七点,林悦坐在宿舍楼下咖啡厅角落,面前摆着一份伪造的安全测评报告。她以“星轨数据合作方第三方审计员”身份提交申请,技术备注栏明确指出:“编号机柜存在散热异常风险,建议立即核查。”报告发出后,她将便携终端调至监听模式,等待后台响应。
三小时后,城南数据中心官网弹出维护公告:【因核心区域散热系统升级,至号机柜将于今日起暂停服务】。沈逸盯着公告发布时间——03:47,再次与他操作终端的时间同步。这不是巧合,是监控。对方不仅看到了报告,还精准反向锁定了发起端。
“他们在盯着我们。”他说。
林悦握紧手机,指尖发凉。她刚想说话,屏幕突然跳出一条匿名短信:“别碰不该看的东西。”号码无归属地,发送时间是公告发布后两分钟。她没回,但心跳已经乱了节奏。
主坦队员尝试从比赛用机远程接入数据中心外围网络,刚扫描到第二层防火墙,设备突然黑屏。重启后发现硬盘部分区域被强制写保护,系统日志显示有未知指令在后台执行了“静默隔离”。他把情况发到团队频道,语气带着迟疑:“我们是不是该停了?这已经不是比赛的事了。”
沈逸没回话。他打开“策略模拟空间”,输入已知参数:编号、频段、倒计时、干扰源方向、信号发射规律。系统运行低功耗探测模型,生成三条路径。最优解指向城南地铁站西侧出口——那里距离数据中心直线三百米,正位于数据中继塔的辐射盲区边缘。
“去那里。”他对林悦说,“带上信号接收器,沿中继塔投影线移动,捕捉的应答信号。”
林悦出发时天空阴沉。她按照指示路线行走,接收器在背包里持续扫描。前两次经过均无反馈,第三次接近地铁口时,设备突然震动。一段断续信号被截获,解码后只有四个字符:“ACK__OK”。确认了,那台机柜仍在运行,且具备远程通信能力。
她转身准备离开,眼角余光扫过路边监控摄像头。其中一个在她经过瞬间轻微抖动,镜头旋转0.8秒后重启。她没停下,但呼吸微微一滞。
回到宿舍,她将数据交给沈逸。他反复回放信号记录,发现每次应答间隔均为72秒,恰好是“潜力挖掘预警”中“72小时倒计”时间单位的百分之一。这不是随机频率,是某种同步协议。
“他们在用时间做标记。”他
第492章 调查的艰难推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