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沈逸的背脊紧贴着冰冷的金属墙面,指尖在虚拟控制面板上轻轻摩挲。第三阶段的战场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压力笼罩,连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他刚用震荡波与火雷双爆破击倒了一个训练单位,但系统提示中“剩余目标:未定义”几个字仍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
     他没有时间庆祝胜利。
     因为就在刚才,他捕捉到了那个AI对手在战斗中展现出的学习能力——它不仅模仿了他的战术节奏,甚至能在关键时刻做出预判性的反制。这种级别的智能,已经超出了普通训练单位的范畴。
     沈逸闭了闭眼,脑海中迅速回放刚才的战斗片段。他的每一次技能释放、走位选择、攻击意图,都被对方精准捕捉,并在下一秒转化为反击的依据。这意味着,任何固定的套路、习惯性的连招组合,都会成为敌人的突破口。
     他必须打破这个循环。
     沈逸深吸一口气,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点,调出系统界面。
     【策略模拟空间】——激活。
     眼前的世界骤然一变,现实感瞬间抽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无数数据流构成的立体战场模型。他站在半空中,四周是不断滚动的战斗参数与行为预测图谱。系统开始将刚才的实战数据导入推演模块,百万次的模拟对抗在极短时间内展开。
     画面快速切换,每一个帧格都是不同战术路径下的结果。沈逸的目光紧紧锁定其中一组数据变化:每当他在技能释放之间插入一次毫无逻辑的停顿,AI的反应就会出现短暂迟滞,最长达到了0.3秒。
     这便是破局的关键。
     他迅速调整模拟参数,设定多个变量组合,包括但不限于技能释放顺序、移动轨迹、节奏快慢、动作幅度等。他要测试的不是哪一种打法最强,而是哪一种最能扰乱AI的判断模型。
     模拟继续推进。
     成千上万次的推演中,沈逸逐渐勾勒出一套全新的战斗思路——不再依赖固定的技能连招,而是以“非线性节奏”为核心,通过随机插入无效动作、假动作、延迟释放等方式,制造出混乱的战术信号。
     AI的学习机制虽然强大,但它对复杂变量的处理仍然存在瓶颈。当信息输入过于杂乱时,它的决策效率便会下降,从而形成可利用的空档。
     沈逸的眼神逐渐锐利。
     他开始在模拟空间中反复演练这套新战术,观察AI的反应模式,调整自己的出手时机与动作节奏。每一次失败,他都记录下AI的应对方式,修正策略;每一次成功,他都细化操作细节,确保实战中能稳定执行。
     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加,他对这套战术的理解也愈发深入。
第315章 策略的推演[1/2页]